第四十九章親征(九)(1 / 2)

武安南城拜將台,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熙承身著黃金鎖子甲緩緩登上拜將台,這幅鎧甲是大涼皇帝曆代的專屬戰甲,經過一代代傳承,匠師的不斷改進,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發出陣陣寒光,變得愈加懾人心魄。

“萬歲,萬歲,萬歲……。”在熙承剛登上拜將台的那一刻,隻聽一陣氣勢滔天的呼喊聲。拜將台下數萬被挑選出來的禮儀兵高呼著。

緊接著王彥召身批帥掛在一幹副將的陪同下緩緩登台。緩緩跪下。

“王太尉,朕拜你為征北大將軍,天下兵馬大元帥,領甲兵二十萬隨朕親征北魏。”熙承高聲道。

“陛下厚愛,臣無以為報,臣願誓死效忠陛下,誓殺賊虜,保境守土。”王彥召高聲應道。

“誓殺賊虜,保境守土,誓殺賊虜,保境守土……。”下方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聲再次響起。

“授印璽。”禮部尚書範清在一旁高呼一聲。

熙承拿過後方常貴端著的印綬,緩緩取出,輕輕交到王彥召手中,和聲道:

“太尉大人,全國安危,深係你我之身,切莫讓朕失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隻見王彥召接過印綬,跪下高呼道。

“愛卿平身。”熙承緩緩扶起王彥召。

緊接著,王彥召緩緩站起,緊接著高高舉起印信,下方士兵們繼續高呼著。

“王凱。”王彥召鏗鏘一聲,拿出一調令牌。

“末將在。”隻見王凱身披銀色戰甲,厚重的戰甲難掩其英武之姿。

“我令你為本軍先鋒,領兵三萬,即刻啟程。”王彥召命令道。

“諾!”隻見王凱接過王彥召遞出的調令,提劍轉身走下台。

“田陽昇!”

“末將在。”田陽昇緩緩走出列。

令你為中軍指揮,負責前後軍協調。

“諾!”田陽昇接過令牌大步離去。

…………………………

“鄧超!”

“末將在。”鄧超緊隨著眾人步伐走上拜將台。

“令你為斥候營統領,領五千斥候騎兵,將軍可要好好幹了,這可是個重要的位置。”王彥召意味深長對著鄧超說道。

“定效死命。”鄧超幹脆地回答,然後接過調令,大步離去。

選將調將完畢後,隻見範清再次高呼道:“類祭,宜社,造禰,祭軍神。”

隻見拜將台兩邊出現兩隊軍士,皆手持豬牛羊之頭,放置在事先備好的桌子上。

祭祀完天地後,熙承領著一幹文武大臣向城南太廟走去。

太廟是大涼曆代皇帝靈位所在之地。熙承在安王的陪同下滿懷恭敬之意跨入廟門。

隻見眼前從上至下陳列著三十二道靈位。

熙承望了望最上麵的太武帝,宣武帝又往下看了看道武帝,文宣帝,繼續往下看到了他父親文成帝及皇兄簡文帝的靈位。

“不肖子孫,何熙承拜上,今天下板蕩,皇室不造,異族掠邊,擾我太平,不肖子雖涼德藐躬,然不可坐視異族趁我國衰之際擄掠邊民,今不肖子率我大涼子弟,親征北魏,質天告地,請列位先君保佑不肖子奏凱而歸。”熙承望著眾先君的靈位恭聲道。

在祭祀完畢後,熙承引眾人重回拜將台。隻見熙承登上台上最高處緩緩拔出黃金天子劍,頓時寒光四射,攝人心魄。下方將士無不跪下仰視。

“出征!”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劍鳴,熙承中氣十足的聲音傳遍全軍。

緊接著熙承乘上專門的戰車,何念柔一身紫色戰袍跨上熙承戰車旁著高大戰馬,朝著這個身著黃金甲手持天子劍的少年深深地看了一眼。

“皇叔!京城之事就交予你了。”熙承站在戰車上朝著車下送行的安王及眾官員拱手道。

“陛下保重!”安王及一幹大臣皆彎下腰恭聲道。

“我們出發吧!”熙承朝著一邊的何念柔望了一眼道。

大軍緩緩開拔,沿路百姓皆湧出家門,站立道路兩邊送行。

“望陛下!驅除韃虜,奏凱而歸!”不知道是誰說了這麼一句,緊接著,道路兩旁百姓皆是一同跪下,高呼著。

據後世《涼書》記載,神武帝何熙承年十二,親征北魏,京城百姓相送者,綿延百餘裏而不絕。

一道靚麗的身影站在城樓上,望著綿延不絕的出行隊伍喃喃道:“你果真是天生的帝王,你那身姿令我沉寂如此多年的心也變的火熱起來,我會盡一切所能保護你的。”說完後隻見女子緩緩離開了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