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1)(1 / 3)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院:“沒有種不好的莊稼,隻有不會種莊稼的農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孩子的媽媽。”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引導孩子走向成功,是天底下媽媽的最大願望,也是她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個孩子成功與否,和媽媽有很大關係。許多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十分出色的媽媽。通過分析這些優秀的孩子,可以得出一個道理院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媽媽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

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她們要麼求成心切,不顧教育規律,硬填硬壓;要麼是眾星捧月,嬌慣寵愛;要麼是家長文化水平有限,明知孩子學習不濟,卻無能為力。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媽媽的一個難題,也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話題。能不能教育好孩子關係到孩子以後幸福與否,對於一個媽媽來說,能教育好孩子的就是成功的媽媽,教育不好孩子的就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孩子長大以後,能否在某一方麵取得成就,能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除了環境和機遇的影響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孩子自身的素質。當孩子的素質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時,人們習慣性地想到媽媽的素質,因為提高孩子素質的關鍵在於媽媽的素質有多高。媽媽是教育孩子的主力,在家庭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孩子的教育上,媽媽比爸爸擔負著更多的責任。因為在孩子出生之前,媽媽就影響著孩子。媽媽是孩子終生的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的教育滲透在生活中每個方麵,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孩子在生活中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就是媽媽,他們最早的智力開發也是通過媽媽的教導來實現的。因此,媽媽的素質是培養孩子素質的基礎。媽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領路人,也是孩子靈魂世界的第一奠基人。孩子需要在道德上有他人的指引,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告訴他們對與錯,而媽媽就是指導他們的最佳人選。因此,媽媽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孩子日後的發展。

作為一個成功的媽媽,不僅要讓孩子健康的生活,還要提高他們的生命價值。媽媽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也應該嗬護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不要理所當然地以工作忙為借口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媽媽應該自覺地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首先,高素質的媽媽要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很好地解決孩子成長中不斷遇到的問題,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有些媽媽認為自己有高學曆,文化水平高於其他媽媽,所以教育孩子應該不是問題。但事實證明她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一個人的學曆和素質確實存在著一些關係,但兩者之間並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文化水平高並不等於有正確的教育觀念,也不等於就完全具備了做高素質媽媽的條件。

其次,高素質的媽媽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媽媽要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並通過各種手段完善和充實自己,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完美的形象;媽媽還要學習各種教育孩子的知識,了解孩子各個生長階段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妥善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媽媽還要改變自己溺愛或嬌慣孩子的習慣,也不要采取專製的教育方法,而應該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控製要適度。

最後,高素質的媽媽要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理性地對孩子進行定位。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許多違背規律的教育方法都是由於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造成的。而且媽媽的過高期望多數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常常讓孩子感覺不堪重負。所以媽媽一定要用心感受孩子的想法,並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引導需要用心去交流和溝通,媽媽應該把孩子看做是獨立的個體,要學會尊重孩子、讚賞孩子。許多媽媽往往隻注意在物質生活上關照孩子,卻缺乏對孩子心理變化的細致觀察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