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為民:把O2O營銷創新常態化
封麵報道
作者:葉小果
Q:《新營銷》 A:孫為民(蘇寧副董事長)
Q:與以往相比,蘇寧有什麼變化?
A:第一個十年我們隻做了一件事情,銷售空調。第二個十年,我們擴大規模、降低價格,擴大了市場。新的十年我們麵臨互聯網帶來的社會轉型問題,信息和IT技術滲透到個人和家庭生活,IT應用變成每個人的生活科技和時尚科技,手機變成了一個雲終端,消費節奏更快。消費者進入雲服務時代,這給各行各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到今天為止,中國互聯網的最大盈利來自遊戲,其次是廣告,這說明互聯網進入各個領域不深、不專。傳統企業轉型麵對兩個挑戰,一個是知識、專業、技能、人才的挑戰,另一個是資本的挑戰。
蘇寧轉型走得快,是兩個方麵的優勢比較明顯。一是信息化,我們走在中國零售行業的前列。近兩年我們引進的互聯網技術人才,超過了20年的總和,我們在美國設立研究院,從市場製高點吸納人才。另一個是資本層麵,我們做了超前布局,在轉型的過程中知道挑戰在哪,怎麼應對。
我們提出要擁抱互聯網,但不能被互聯網綁架,就是說一定要把互聯網工具牢牢地掌握、運用,不能按照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看待零售,而是要按照零售的本質運用互聯網技術。零售的本質永遠是商品經營和顧客服務。商品經營方麵,過去我們的方式就是規模與價格的循環邏輯。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商品經營新模式,基於大數據分析,形成C2B2C驅動,實現長尾商品規模化。由於互聯網扁平化,企業麵向廣域市場,直接麵對消費者大數據,對整個市場會有一個總量的預估和把握。相比較而言,過去服務業和零售業都與顧客有直接的人際互動,而互聯網時代不一定非得有人際麵對麵的互動,實體店的人際互動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方式。互聯網時代人的心智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企業要站在消費者體驗的維度,從資訊獲取、購物流程到商品接納、服務保障等角度考慮。商品經營和顧客經營是本質的東西,借用了互聯網的工具以後發生了某種微妙的變化,其中有很大的變化,比如渠道形態、經營模式、管理方式等。所以我們要擁抱互聯網,但不能被它妖魔化。這是我們堅定執行的理念。
Q:蘇寧轉型互聯網有哪些經驗?
A:營銷的核心其實是影響消費者和經營消費者。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接受影響的方式變了,企業要用新的營銷手段和方式與消費者互動。實體店時代,我們對消費者的影響是很簡單的幾板斧就能奏效的。開店,做廣告,推出特價機,價格勁爆,形成一定的傳播,就OK了。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做法有時不奏效。線下是一個自然的流量入口。而互聯網離不開引流,非常容易盲目,甚至變成燒錢。互聯網傳播,要有打動消費者的事件、故事,這其實是在互聯網上埋下各種各樣的入口,對網站引流,這就是互聯網營銷。
現在我們按照互聯網方式做營銷,做了很多營銷創新,搞的都是一些小動作,但是產生大手筆的效益,於無聲處聽驚雷,效應很好。比如免費貼膜,貼一個膜成本一兩毛,就能吸引一個消費者。而在互聯網上發展一個注冊用戶,投入是150塊錢。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經營發展用戶,獲取規模和利潤。我們通過APP下載,吸引流量,尋找消費者的需求點,也叫消費者的痛點、癢點,然後高聚焦營銷。這個營銷過程就是先提煉一個互聯網產品,作為引流產品,形成客戶積聚,最後達成銷售和服務。形成一定的積累,平台就會進入良性循環,流量大的商品和商戶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黏性也越來越強,引流產品等營銷成本越來越低,回饋消費者的空間越來越大,甚至平台本身就是一個引流平台,真正變成一個購物門戶和購物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