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教研
作者:白誌華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漢語失去興趣,漢語是不可能學好的。通過十幾年的漢語教學經驗,我深刻地體會到:漢語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感到很快樂,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因此,漢語教師應該把激發學習興趣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深入地培養和鞏固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全麵提高漢語教學的效率。
作為一名漢語教師應該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麵我就結合教學實際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一、通過全麵了解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有細致、全麵的觀察能力,這樣才能全麵了解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具備細致、全麵的觀察能力的教師,能從學生的表情、姿勢、動作、興趣等外部表現中了解其內心世界,洞察出學生接受教育影響時的心理狀態,從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記得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每次上課的時候,都不注意聽講,並且不按時完成作業。通過他的課堂表情表現以及學習態度我了解了他的心理狀態,於是我利用課餘時間,多次找他談心,鼓勵他、指導他、引導他,從而調動了他的學習漢語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漢語的興趣。
二、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習興趣
我覺得,教師在教學中應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讓課堂變成快樂的場所。通過輕鬆、愉快、和諧的氣氛改善師生的心境;還有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做學生的“警察”, 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對“差生”更為重要。他們由於成績差,長期被自卑困擾,教師應更多的注入愛的甘醇,調節他們的心理平衡。也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采取友善的態度,尊重課堂上每一個人,教育學生要有耐心、絕不放棄,直到學生會為止。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老師有信任感,當教師站在講台上時,學生就能夠感受到親切,心情愉快,因此能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
三、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朗讀是一項重要的漢語基本功,是學習漢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我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朗讀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記得我剛開始教這個班的學生時,發現學生的朗讀不太理想,學生在朗讀時沒有感情,拉長調。由此可以看出學生並不喜歡朗讀,也就是對朗讀沒有興趣。當時我還經常批評他們,於是他們的情緒十分低落。針對這一情況,我改變了方式,就是要自己示範朗讀,有必要時還會配樂朗讀。我在上《雪花》時先示範朗讀,讀出了語氣、讀出了感情。因此,在老師的反複範讀和朗讀指導下學生體會到了朗讀的快樂。從而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順心,課堂教學任務也能夠圓滿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