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魯迅,卻有一個類似魯迅的人物,叫做“冀北”。同樣也是近代著名的文學獎、思想家和革命家,是無產階級不朽的鬥士。
前天,林燦在寫《杯中窺人》參加新世紀作文比賽的時候,因為作文裏麵有提到了“魯迅”,所以他便查了一下,將“魯迅”替換成了這個幾乎同樣經曆的人物“冀北”。
所以,當林燦見邱明再一次用作協的名義,給自己發警告聲明的時候,便大筆一揮,直接把這一首著名詩人臧克家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有的人》給發了出來,隻不過將副標題的“紀念魯迅有感”改成了“紀念冀北有感”。
恰逢過些天便正好是這個“冀北”逝世六十五周年的紀念日,林燦便也就恰逢其會地用這一首《有的人》來狠狠地反擊邱明和他的那些幫手們。
不過,所有人陡然看到林燦發出了這麼一首紀念冀北的詩來,開始的時候,都有些莫名其妙起來。
尤其是那些支持力頂林燦的雕友們,心裏麵那個著急啊!
“火山,作協都發警告聲明了。你怎麼就不著急呢?還發什麼詩紀念冀北啊?”
“就是啊!火山,要不你狠狠地罵作協幾句出出氣吧!或者,狠狠地反駁……反正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力頂你!”
……
所有人看到火山居然在這種時候發了一首詩出來,卻是都糊塗了。可當他們真正讀起了這首《有的人》之後,卻又全部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開篇的短短四行,簡單樸實的對比,卻瞬間讓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來。
是呀!
有些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卻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隻是軀殼活著,生命卻毫無價值。但是有些人,哪怕死了很久很久,也依舊有無數的人記得他們。這種人的生命雖然不複存在了,但是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雖死猶生。
不管是在哪個世界,在哪個國家,在哪個時代,生與死都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也是最能夠激發出人類哲學思考的話題。
剛看到這前四句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對生命的“生與死”的深思當中,哪怕是文壇第一毒舌方書名看到這四行詩,也忍不住一愣,然後忍不住細細品讀了起來。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嗬,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緊接下去的幾行詩,再一次將兩種不同的人的行為作風進一步具體的描述了出來。有的是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有的卻是甘願給人民當牛馬的人。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幹遍了壞事騎在人民的頭上,卻還無時無刻不想著死後要留名青史好不朽,有的人卻甘願俯首一生,和野草一樣等著火來燒,把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一種是自己活著就不讓別人活的人,一種卻是活著為了造福他人,讓多數人更好的活,這兩種類型的人在精神境界上的高下立判。
孑然不同兩種類型的人,廣大的網友們,看到了前麵這一種人,都恨得牙癢癢的,而見了後麵這一種人,卻都無不為其欽佩和心疼。
然而,這樣的兩種人,他們最後的下場和結果都是怎麼樣的呢?網友們似乎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看一首詩竟然還看出了小說的感覺來,迫切地想要知道下麵的結果。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看到這裏,電腦麵前的許多網友們,都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大叫一聲“摔得好”。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而到了這裏,想起那為了革命事業奉獻了終身的許多先輩們,為了我們如今美好生活而吃苦受累甚至是奉獻了生命的無數革命先烈們,許多人都熱淚盈眶了起來。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是呀!
那些幹盡了壞事的人休想名垂千秋,他們隻配遺臭萬年,死後千年萬年受到人們的唾罵和鄙夷。
“隻要春風吹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