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借口與動機(1 / 2)

這麼一想,溫九柏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事實確實是這樣。

“大概,沒有飯吃隻是一種說法吧?”我試探著說道,“是人們用來形容生活的困苦或是自己遇到的艱難處境的……”

“隻是一種誇張罷了,你是想這麼說嗎?”

我點了點頭。

“所以我才說,你的順序搞反了啊。”溫九柏歎息著,雙手抱臂說道。

我更糊塗了,“哪裏搞反了?沒有搞反啊。”

“按照你的說法,人不工作就沒有錢花,也就沒有飯吃。那麼也就是說,先有人對於錢財的需求,然後再有人開始工作嗎?”

“這不是當然的嗎?”

“不,不是這樣的。”溫九柏篤定的說道,“是人們先有工作欲望,是工作欲望在前,然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工作才會產生錢財這樣的利益的。”

我聽得更莫名其妙了,結結巴巴的問道,“是、是這樣嗎?”

“當然了。雖然說‘工作’這東西是人類特有的東西,但本質上還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和野獸、動物的捕獵沒有什麼區別。起初人類也是依靠狩獵來維生的,隻不過後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類漸漸發現,也不用狩獵,依靠種植糧食、飼養畜牧業可以填飽肚子。種植和飼養比狩獵要安全多了,也要輕鬆多了,並且是可持續發展,用不著擔心未來會餓肚子。於是工作就誕生了。後來隨著部落或部族的逐漸壯大,食物充足的‘富人’身上的懶惰細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他們雖然不愁吃穿,卻還是想繼續生產更多的食物,於是雇傭也就產生了。如此一來,社會就由食物充足的富人和食物缺乏的窮人組成了不同的階級。缺乏食物的窮人可以通過‘工作’從富人那裏討到食物,工作等於食物的概念也就是這個時候就形成了,對吧?”

我點了點頭,以前的原始社會……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但是說到底,工作等於錢這個說法,其實還是人們的一種臆想吧。如果說窮人拚命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為了吃飽飯的話,那些生活完全無憂,也能夠照顧到家中的每個成員。”溫九柏指出,“像你的家庭,或者你那兩位朋友的家庭就是這樣的情況吧?對於這樣的家庭,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會認真工作呢?”

我逐漸從溫九柏的引導中明白了他想說的意思,“這是因為不認真就會丟掉工作,而丟掉工作的話……雖然不會餓死,卻會失去那種更好的生活。”

“是這樣的吧。”溫九柏說的雖然是問句,但卻是不容置疑的語氣,“與其說人努力工作是為了賺錢,倒不如說是為了使自己不變成低人一等的人,是為了保留現在的生活,或者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就算是窮人,也有不想輸給鄰村的親戚這種競爭心存在啊。所以這就是我要說的:與其說是理由,不如說是借口而已。”

“什麼借口,什麼理由?”我迷茫道。

“人不工作就沒有飯吃,這隻是借口而已。”溫九柏平靜的說道,“隻不過是人類給自己的競爭心一個善良並溫和的借口而已。你之前也提到了我如果不當除妖師,也一樣沒有錢。這雖然是事實,但對我來說,重要的是除妖師這個身份,不,應該說這種生活本身。錢財隻不過是附帶品而已。是我選擇了工作,而不是工作選擇了我。”

這麼說,也確實沒錯。溫九柏和普通人不一樣,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對他來講隻不過是附帶品而已。

“同理,殺人也是一樣的。”溫九柏一字一頓的說道。

“這個,和殺人有什麼關係?”

“殺人動機這種東西,隻不過是人們在事後臆想出來的借口而已。”溫九柏事不關己的說出了不得了的話來。

“借——”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接什麼話,隻覺得這話簡直是瘋了,“殺人動機是借口?怎麼可能,就算再怎麼說——”

“是借口。”溫九柏在我用貧瘠的詞彙說出個大概之前就打斷了我,篤定的說道,又重複了一遍,“所謂的殺人動機,隻不過是事後才臆想出來的、為了使不可思議的事情變得合理化,才拚命編造出來的解釋。”

“合理化?”

“表麵上來看,殺人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吧?”溫九柏看向我驚訝的表情,平淡的說道,“無論從法律還是從道德上來看,殺人都是不被允許的。法律會製裁殺人者,而道德會譴責他。從宏觀來看,殺人是同類相殘,如果每個人都殺人,也就沒有社會了。因此沒有社會會鼓勵殺人行為,這一點確實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