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新帝選秀(二)(1 / 2)

“因為他得了病,血氣不暢,一旦生氣,血氣猛然上行,直衝腦門,導致頭暈目眩,嚴重的會心悸嘔吐甚至休克,也就是深度錯迷,造成假死的症狀,而若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縱然最後活了下來,也有可能導至癡呆或中風癱瘓。”

妙音一番解釋,醫官聽的一知半解,但他願意相信妙音,她憑著這等年紀便坐上一品太醫之位,必然有著她的過人之處。

且近來瞧她在太醫院做的事,更讓他沒有理由不信任她。

他叫王平之,入職太醫院五年,性格較為安靜,不喜爭功,也不喜奉承,更不喜歡於人後閑言碎語,醫術在一眾醫官中也算中上水平,經妙音觀察,是可以相信的類型,便也願意去哪裏都帶著他。

二人往回走,妙音知道剛剛在大殿中一定有白文昊,他一定看到了自己,以他的性子,定是會堵在永平巷外等她。

於是她立馬休書一封,命王平之等在永平巷外,若見到白文昊,便將信給他。

王平之見妙音神色鄭重,知道事關重大,便二話不說便前往永平巷外蹲守。

果然一個時辰後,一位身穿官服神色匆匆的年輕男子朝著永平巷靠近,他先是站在永平巷口往裏瞧,後又轉身走開,走進巷子外的一間茶鋪,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喝茶,眼睛卻沒有一刻離開過永平巷口。

王平之猜到他定是莫太醫所說的年輕官員,便拿著信走進茶鋪,朝著白文昊恭敬行禮道:“請問是白大人嗎?”

白文昊側頭看著王平之,認出他是剛剛在朝堂跟在妙音身邊的年輕醫官,便朝他點頭:“正是。”

王平之將信遞出,一字不漏的轉述:“莫太醫說了,她今日不方便與您見麵,詳細情況皆寫在信中,您看過後便知原委。”

白文昊接過信,朝著王平之道了謝,二人一並走出茶鋪分道而行。

坐在回白府的馬車上,白文昊迅速拆信,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跡躍然入眼,原來她竟早在十數日之前便已經回到京都,也曾遣過小桃去白府找他,又因元衛風的關係,她不能輕易與他見麵,以免為他招來禍端。

在淮安城時,他一直很擔心,所元衛風會對她有所圖謀,後見妙音與他並無過多的接觸,便也放下心來,誰知他曾擔心的事終是應驗,元衛風一朝登基為帝,竟以強權迫使妙音回京入職太醫院,其心可昭。

他必須盡快讓妙音嫁給自己,以斷了元衛風的念頭。

回到白府,白文昊徑直找到正在偏廳與父親閑話的母親。

“母親,您是否有什麼東西忘了交給兒子?”白文昊麵色疏離,眼神冷淡,以從未有過的語氣向白母質問。

白母心頭一驚,臉色白了三分,佯裝無知道:“你說什麼呢,沒頭沒腦的。”白母端著茶盞低頭喝茶,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她的兒子她知道,平時看他斯斯文文不喜言語的,其實個性非常強,他認定的事,便是有十頭牛也拉不回。

所以她才會采取不告之,不商量,也不勸阻的方式來處理此事,因她明白這些手段用在白文昊身上毫無用處,他從小便是個極有想法和主見的孩子,因性子穩重,絕少行差踏錯,她幾乎從未找到過訓誡他的機會。

“母親,十數日之前,曾有一位叫小桃的姑娘來過咱們府裏,有這回事嗎?”白文昊神色冷凝,看著母親一字字逼問道。

白夫人聞言緩緩放下茶盞,麵露迷惘之色:“什麼小桃,這麼些日子了,我哪記得住這些,不記得了。”

瞧母親這打定主意賴賬的模樣,白文昊也不氣惱,這正在他的意料之中,母親從來都是這樣,做錯了事絕不會承認,且極護短,從前文遠幼時調皮,常常欺負同齡的孩子,甚至是年齡較大的孩子,因他是知府的兒子,那些父母知道了也隻能隱忍,這事傳到母親耳中,她非但不責罵處罰文遠,甚至在人家拒不承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