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發現你的美(1 / 2)

黃昏裏的花家地南街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斕的古典油畫,有著淡淡的精致美感。

傅毅把車停在路邊,鄭昱注意到央美的大門外停靠著數量眾多的豪車,不時能看見有青春靚麗的女生從校門裏出來坐進車子,隨後絕塵而去。

想了想,鄭昱把手機放回口袋,吩咐傅毅不用等他了,跟著下車朝學校內走去。

央美鄭昱曾經來過一次,還是李婉兒領著進去的,不過那回他是坐著對方的挎子,走馬觀花,都沒怎麼好好看過央美校園裏的景致。

作為國內藝術類中頂尖的專科學府,央美的前身是國立燕京藝術專科學校,淵源可以追溯至1918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燕京美術學校,由著名美術教育家鄭錦先生擔任第一任校長。這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華夏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

走在大樹如蔭的校園裏,盡管冬日的嚴寒還未退去,道路兩邊的落葉喬木都是光禿禿的隻剩下樹杆,但已經能看到有些許綠意萌發而出,時不時還能發現一兩個帶著灰意的鳥窩上已經有鳥兒撲打翅膀在樹杈之間跳躍,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

當然那些熙熙攘攘,帶著無窮活力的年輕身影就已經為這校園趕走了冬日的蕭瑟,將央美打扮得生機盎然,她們才是這裏永遠的主角。

要說藝校生的顏值就是高,鄭昱從進到央美校門開始算起,才走了不到十分鍾的路程,就有一票一票的年輕妹子擦身而過,平均線至少在七十分以上,嫩得能掐出水來,仿佛一頭紮進了百花深處。

尤其搞藝術的女生都比較開放大膽,一路上鄭昱都被主動搭訕了好幾次,那種感覺真是……特別棒。

即便沒有別的心思,也讓鄭昱心情愉悅,姑娘嘛,又有誰不愛。

根據上次過來時的記憶,鄭昱很快來到李婉兒的畫室樓前,這段時間以來她都住在學校裏,按照李婉兒的說法是在趕工一幅畫作,用來作為她恩師石錚業老先生即將到來的八十大壽賀禮。

走到一樓盡頭的房間前,鄭昱站在門外聽到從裏邊傳來激烈的搖滾樂聲,仔細分辨了一下,赫然是槍炮與玫瑰的《don’t cry》,不由得微微感到有些詫異。

相處久了,鄭昱倒也知道李婉兒的一個習慣,就是很喜歡在作畫時聽歌,歌曲的種類取決於畫作的風格,主要是借助音樂來釋放情感,這樣能更快地進入狀態。

鄭昱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作品才能夠讓李婉兒聽這麼激烈的搖滾樂。

門沒鎖,鄭昱輕輕地推開門,走進去後就看到李婉兒站在兩個椅子並成的台子上正一邊畫著畫一邊富有節奏的隨著搖滾樂擺動身體,在她麵前擺放著一張已經裱好足有整麵牆高的巨大畫布。

鄭昱沒有驚動李婉兒,悄悄地走過一旁半靠在牆邊的櫃子上,專心看著佳人作畫。

至於李婉兒為什麼要聽這麼激烈的搖滾樂,原因很簡單,鄭昱一眼就認出李婉兒在畫的是倫勃朗的《巴達維亞人之誓》。

這幅畫創作於倫勃朗的晚年生涯,當時他所在的荷蘭從上到下都彌漫著一股奢侈享受的風潮,早已沒有了當初剛剛建國時的虔誠和淳樸。

藝術家尤其是大藝術家,腦子裏總有一種偏執。

為了喚起民眾們的警惕,倫勃朗一改以往精致唯美的畫風,開始在作品上呈現出粗獷和堅韌的風格,隻是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回報,甚至因為這種轉變逐漸為當權者所不喜。

現在一提起倫勃朗大家就想到他的代表作《夜巡》,但也正是從這幅代表作開始,倫勃朗在當時的名聲已經從天之驕子一落千丈,再也沒有人請他畫畫了。而作為一名畫家沒人出錢請自己畫畫,日子自然也就過得不怎麼樣,晚年的倫勃朗可以說是窮困潦倒,落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