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也忘記了哭泣,聽得的是如癡如醉,著了迷。
罵完後,李秀娥感到非常痛快,她覺得痛罵一場,更能讓她抒發心中悲痛、壓抑、痛苦的感情,她覺得心裏好受很多,也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之後,李秀娥就帶著三歲的女兒搬去了目魚鎮,靠販賣蔬菜維持生活。
女兒就是她的生命,但一個獨身的女人帶著孩子太不容易了,小到換個燈泡,大到提水、運菜、扛煤氣罐,還要照顧孩子,忙活生計,一天的時間從醒來忙到睡覺,沒一點空閑。沒錢買風扇,夏天的晚上,李秀娥就不停地給女兒扇著涼風趕著蚊子,沒錢裝暖氣,冬天的夜裏,她就把女兒的腳捂在自己的懷裏,直到捂熱才抱著孩子睡去。
有一個冬天,女兒半夜發高燒,渾身發燙,直打擺子,但醫院太遠,左鄰右舍的又不認識,她隻好用冷水浸濕毛巾,反複擦拭著孩子的身體,每3~5分鍾更換一次,但孩子非要抱著媽媽睡,她就把自己的身子泡在水缸裏,泡涼了,就抱住孩子,等孩子的身體又熱了,她就再跳到水缸裏,如此反複,一夜未睡。讓人欣慰的是,到了早晨,孩子的燒竟奇跡般的退了。李秀娥不放心,還是帶著女兒走了好遠的路去了醫院,到了醫院,醫生詢問了病情及李秀娥的處理方法,然後就告訴她,因為她使用了正確的物理降溫治療法,女兒的病已經沒事了。但她從此卻落下了風濕的病根。
都說母親是最偉大的,母愛的力量竟讓她無師自通地找到了醫治女兒高燒的辦法。
一開始,李秀娥在鎮農貿市場裏麵賣菜,其他小販見她是外來戶,總是驅趕她不讓她在自己的鋪位前影響自己的生意。幾番躲藏還要受著市場管理員的辱罵,孤兒寡母的著實可憐。
有一次,一個攤販在轟李秀娥走時還用手推了一下她的女兒,李秀娥終於爆發了,一隻手掐腰一隻手揮舞著破口大罵起來,這一罵整整罵了四個小時,看熱鬧的圍的是裏三層外三層的,人越多,李秀娥還越來勁,連罵帶叫,連唱帶喊,誰接嘴罵誰,誰接茬咬誰。幾個市場管理員剛開始還躍躍欲試地想耍個威風,但嘴皮子和李秀娥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被圍觀的群眾一起哄,管理員們都敗下陣來,躲的遠遠的了。那個挨罵的攤販被罵的最後收了攤回了家,一上午那一排的攤販連根蔥也沒賣出去。
李秀娥這一罵,從此沒人敢招惹她了,隨便她在市場哪個位置賣菜,都沒人敢多一句話,市場管理員連管理費也不敢和她要了。
這次的經曆也讓李秀娥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人都是欺軟怕硬的,你不厲害點,就會受別人的欺負。
就這樣,李秀娥天天起早貪黑的販菜,女兒漸漸長大,她要忙著照顧女兒的生活,接送女兒上學,為生計不停的操勞,一個女人默默地操持著家務,承擔著生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