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鎮長成了劫持犯(2 / 2)

但譚文宇並沒有被眼前的成功所迷惑,他心裏清楚,修路隻是第一步,要想帶領全鎮百姓致富,他做的還遠遠不夠。

譚文宇還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但在薄山和陳小平的一番對話卻讓他久久難忘。

薄山的美他是親眼所見,也堅信這是一座寶庫,但寶庫的寶推銷不出去,等於沒用,他多麼希望自己是阿裏巴巴能把這寶庫的財富帶給鄉親們啊。

修路本來是鎮長的事,但被陳小平攬了過去,從貸款這件事,他看到了譚文宇的才能,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所以他讓譚文宇在鎮政府坐鎮,而所有幹苦力的活他全都承包了。

自然,這事也成了官場上一個美談,鎮長幹了書記的活,書記攬了鎮長的活,兩個人職務錯位,卻又配合的非常默契。

平常的一天,和往常一樣,譚文宇一早來到辦公室,先看報紙,然後再處理公事。

突然,報紙上的一則新聞吸引了他。說是全國百強旅行社大會在洛城勝利開幕,此次會議既是同行經驗交流的盛會,也是旅遊促銷推介的一次展會。

旅遊促銷推介?這不是一次推介薄山的最好機會嗎?

說幹就幹,譚文宇拉著陳小平就往洛城趕去。

順利地找到會議組,譚文宇和陳小平開始了自我宣傳,但正如陳小平所說,薄山根本沒有名氣,那些旅行社的老總們幾乎都走遍了全國各地,也沒聽說過薄山,所以盡管譚文宇口吐蓮花,陳小平巧舌如簧,都被那些老總們給婉拒了。

所有的辦法都想到了,所有的好話也都說完了,譚文宇他們還是無計可施。

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時,會務組組織旅行社老總們參觀某景區,眼見著老總們坐上車就要出發,譚文宇和陳小平一商量,兩人各“劫持”一部大巴車強行讓司機開到了薄山。

結果,大巴車前麵跑,警車後麵追,到了薄山鎮,當地的老百姓還像以前那樣要下跪,一看大巴根本沒刹車的跡象,忙又起身讓到了一旁。

最後,兩部大巴順利地開到了薄山上,咒罵了一路的各旅行社老總們下車一看,說不出話了,所有人都被薄山的景色所征服了。

正是因為洛城“劫持”事件,使全國人都認識了薄山,當天被“劫持”的老總中有一位是國內最大的民營旅行社陶總,當即拍板要和薄山鎮合作,共同開發薄山風景區。

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陶總帶著一個談判組就到了薄山。

經商議,薄山鎮出地,旅行社出資,旅行社的使用權為七十年,開發後的風景區收入與薄山鎮七三分成,風景區工作人員及服務人員必須優先使用當地人。

這就是民營企業的優勢,那些國企旅行社雖然有實力、有背景,但信息時代是“快魚”吃“慢魚”,等其他旅行社反應過來,陶總他們已簽好了合同。

總之,這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不但風景區前景可期,當地老百姓也得到了實惠,更重要的是,薄山鎮GDP增長從以前倒數,因為一億元的貸款和旅行社的投資,一下躍到了全省鄉鎮的第二名。

從此,薄山鎮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當然,“劫持”之事畢竟有些惡劣,為了避免後人效仿,縣委對譚文宇和陳小平做了口頭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