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西王拍擺香案,在傳旨官麵前帶著自家所有人跪下來接旨。
傳旨官看著征西王做事情一絲不苟,對於自己沒有半點輕視之意,一切合情合理,心中不禁想到:“都說征西王有不臣之心,今天看來也沒有這種苗頭。”
打開聖旨,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皇駕崩於鎮乾宮,朕心中五內如焚。皇叔乃是我至親之人,有請皇叔帶人三百,極快奔喪。欽此!”
征西王叩頭謝恩,滿臉淚痕:“臣接旨!”
第一謀士一步跨出來,伸手製止:“慢,欽差,不是我阻止,而是這件事裏麵有著諸多疑點,還請欽差給某家解惑。”
傳旨官原本以為征西王心意未明,能夠接旨,自己就能夠回去交旨了,這趟任務就算是完成了。誰知道在這裏殺出來一個程咬金。
征西王一聲嗬斥:“混賬,這是什麼地方,如此沒有法度,還不給我退了下去。”
第一謀士羽毛扇輕輕一扇,對著征西王躬身施禮:“王爺,你說話就是旨意,小人應該服從,怎奈現在事態不明,奴才鬥膽問明原因,殺刮存留還請王爺處理。”
“我要問,皇上駕崩是多少天前。”
傳旨官實話實說,他知道依照征西王的消息渠道,絕對知道皇帝駕崩的時間,說謊沒有半點好處:“是十天之前。”
“征西王乃是皇上同胞兄弟,親密無間,沒什麼要等十天才告知,這裏麵有沒有什麼陰謀事情?再一個,隻準帶三百人什麼意思,征西王乃是真正的鳳子龍孫,係命於天,帶這麼少的人,是不是有什麼陰謀,針對賢王?”
“杯弓蛇影的事情多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太子殿下這些年所做的倒行逆施的事情多了去了。你來傳旨,為什麼要埋伏三千人在王府五裏地遠近,是不是有圖謀不軌,暗算王爺的心思。來人,給欽差找個地方好好問問。”
說完手一擺,一隊人馬呼啦啦把傳旨官圍起來。
傳旨官一百多護衛,呼啦啦把自己的主子保護起來,當時情形劍拔弩張。
征西王一聲嗬斥:“混賬,你們這是要陷本王於不義之中麼?”
第一謀士一擺手:“卸了他們兵器,好好盤問。”
血灑征西王府,傳旨官和傳旨官帶的一百多人全部死在了征西王府。
與此同時,傳旨官帶來的三千人,被征西王王府的人,全部剿滅,沒有留下來一個活口。
征西王打出來,清君側,誅奸佞的旗號,正式起兵。
三大州,幾乎同時,在虎帥、雲帥、鐵帥的帶領下,分成三路,共二百萬人,向著九鼎城方向攻下去。
太子見到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立刻命令龍帥、風帥、血帥,帶領三路人馬共一百五十萬,全麵迎敵。
與此同時,各個州郡,也都開始了一係列的謀反活動,喪心病狂的匪徒和一些勢力相互交織,攻城破寨。
各個州郡,絕大多數的兵力都被抽走,調到了戰場上,他們聯合州郡中的一些家族、商會、勢力,展開了抵擋反賊的行動。
幾乎上,一時之間,九州帝國、三十六郡、一百多城都有反叛人物在活動。
太子書案上擺滿了各地反賊凶猛的求救信號,隻要能夠打開,就會出現:某某某城求救,於啥時間,啥城池,反賊四起,雖然被打退,賊人勢大,請求救助。
啥啥城池,城主被殺,反賊占據了城池。
太子一拍龍書案,啪一聲響:“王叔,朕就不信,這些年來朕一心為國,兢兢業業,百姓們過上了好日子,他們難道說都要反叛不成?是不是這麼多年,朕的恩德就沒有落到百姓身上。”
輔政王躬身說到:“皇上息怒,這些小勢力,都是一些山賊土匪,山賊土匪,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都不可避免。他們能夠攪亂我們後方,對於大局沒有大妨礙。我們九州三十六郡,隻有大興州一個郡被敵人攻占,一百多個城,隻有四個城被賊人占據。”
“有沒有哪一個州郡沒有叛賊。”皇太子眼光如劍,盯著輔政王太子太傅他們問道。
太子太傅躬身回答:“陛下,我查看九州三十六郡,隻有玄武郡送過來一份報告,說玄武郡的叛亂早已經被葉狀元鎮壓下去,他們屯兵五萬,正在準備解救整個州。”
皇太子盯著葉向陽所在的東南方:“傳朕旨意,按照我和葉向陽原來的定的計劃,讓他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