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思慮片刻,又細細計較了一會,憑己所知,龔彰這老匹夫向來老謀深算,從不做無把握之事,或許平賊之事不會太難,也許可讓自家子弟全部入伍,趁機立下大功,好為葉縣葉氏之複興,出一番氣力才是。葉華故作遲疑計較之壯,良久方應道:“八百兵卒可全部借於你,不過你需對我葉氏子弟多加照顧才是。”
“咦?”葉華輕易的答應下來,龔彰反而吃了一驚,不由盯著葉華那張肥臉有些不明所以來。
不提龔彰、葉華二人之間的思量,本來邱易初聽自己被邱功推舉為軍司馬之職,大感詫異。之後邱瑞的意願與龔彰的偏顧,讓邱易感覺到自己離軍司馬之職離得如此之近。雙手不禁握了又鬆,鬆了又握。雖然麵無表情,可是雙耳直豎,時刻聆聽龔彰、葉華二人的談論。
當聽到葉華到贅閹遺醜之類時,邱易不禁死死的緊咬牙關。在常人的眼中,贅婿比之閹人更加低賤,當年邱慶為了勉除自己的繼承權,做得太絕了。害得自已現在就算是想提升自己的地位,都難上加難。
當聽到葉存擅使弓箭之時,邱易本以為等會將有一場好的龍虎之鬥,二人將以射術奪取此職。當下便在心中暗自狠,欲要憑己所擅長的射術,一朝成名下知,讓自己在眾人眼中怯弱無用的印象大為改觀。成為楚莊王那般三年不動不鳴,不鳴則以,一鳴驚人的大英雄!
可自葉華同意龔彰借兵一事,邱易便立即知曉了,這後部軍司馬之職離己遠去,升職一事己成鏡花水月了。邱易暗自歎息道:終究還是不給我一展才華的機會啊,軍司馬呐!今次失了此職,日後想要升職,不知會等到幾時了。
若按郡國兵與義勇軍來,軍司馬隻是統率四百兵卒的中級軍官。可若按南北二軍正規精銳之軍的編製,一曲軍候的滿編將會有五屯五百人的編製,那一部軍司馬麾下將有二曲一千人之眾的大編製,足可以鎮守一地。是比千石的高級軍官,隻在比二千石的一郡都尉和校尉之下。真的可惜了。
大軍解散,邱瑞給了邱易一個抱歉的眼神,便尾隨著龔彰而去,想是另有要事去了。邱易隻能神情鬱鬱的領兵回到後營,枯坐帳中。
忽思及一事,半月前曾答應邱瑞,將相識的那位製弓的王姓木匠召入軍中聽用。現在有空,何不前往一召。邱易出帳喚來6平與成齊,又向高區了一聲,三人便一道向城西的王莊而去。
義勇軍屬於初創,都是朱、邱二氏的財力一應供給,並無其他的撥付來源。軍中雖有馬匹百餘,但都在軍候蘇橫的麾下,隻有屯將以上的軍官才有坐騎。邱易雖然也有一匹,但是6平與成齊二人則就沒有坐騎了。邱易與6平、成齊二人從同甘共苦,有難同擔,情義如同兄弟,6平、成齊二人無馬可騎,邱易於是也不騎馬,三人一同步行而去。
王莊離縣城有三十餘裏,靠近縣西的山脈,邱易平素時常來此行獵。一路行去,花費半日多的時光,時間已過傍晚了。那王木匠姓王名當,住在靠林的一處單獨土屋。一見邱易三人前來,大喜之下連連告問平安,並喚來外甥餘化叩拜恩人,張羅晚餐。
當邱易提及召王當入伍之事,已年過四十的王當不禁一陣遲疑,道:“恩公親來相召,某當立即棄家而往。隻是我王、餘兩家因疫病大部死亡,隻剩我與外甥兩個。我若離去,隻怕外甥無人養育。眼見他就要成年了,我欲等其成家立業之後,能為我王、餘兩家傳承香火,再至恩公麾下聽命可否?”
邱易的性子向來不喜強迫他人,更不喜挾恩求報。既然王當不願,邱易也就不再提了。不想剛剛年過十五的餘化叫道:“舅父,您常大丈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為何今日事到臨頭了,卻要找他言推脫?”
王當瞪了餘化一眼,道:“你懂什麼,豈不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舅父也是為你我兩家的香火考慮罷了。村中王伯的幼女與你年歲相差不遠,等明日一早,舅父便前去給你下聘,待你二人成親之後,舅父就去恩公的麾下效命。”
餘化聽聞連連搖頭,叫道:“大丈夫於世,當娶千金之女為妻,豈能隨意的找一村女成婚,此非我所願也。我也要前往恩公的軍中效命,以期在軍中搏出一個前程來。待我成為一屯一曲之將時,再談婚事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