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華夏國如今實行議會製君主立憲製,國都為江南之地的建康,皇帝乃是“龍”姓,一直從華夏國的唐朝傳承了下來,後來經過了複雜的變故,其中倒從沒有遭受過野蠻遊牧民族的文化破壞,卻成了世界上較早的君主立憲製國家之一,皇帝成了“華夏國及人民團結的象征”。皇帝於華夏國隻有元首名義,並無政治實權,但備受民眾敬重。
此製度實行三權分立,立法權歸兩院製國會,司法權歸法院,行政權歸內閣所有,眾議院中的議員由龐大的民眾中選出,而參議院的前身則為貴族院,自然由華夏八大頂尖世家門閥中選出,但之後又經過一係列的改革,大大的削弱了世家影響國家的能力,參議院中增加了許多憑借自身努力而成為新興貴族的席位。
而後憲法中又明確規定,擔當華夏國首相者,禁止頂尖世家出身,這進一步遏製了世家對國家的影響,以及保證了多數平民的權益。
顧、陸、王、謝乃是自華夏國古時就傳承下來的江南四大家族,期間經過一係列升降沉浮,最終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因為巨大的華夏巨大的危機而聯合起來,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組成了江南財團,而當時,北方四大頂尖門閥,崔、盧、鄭、李同樣聯合起來,組成北方財團……最終通過頂尖世家門閥的努力,華夏渡過了危機。
此危機在曆史也極為赫赫有名,史稱“西方十字軍的東征”,這指的自然不是武力的侵略,事實上,華夏國自漢末三國兩晉之後,成功屠滅五胡,軍隊戰力向來強勢,因此這裏的侵略是指以西方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財團,妄圖通過經濟、文化等手段來實行對東方古國的侵蝕,而華夏國自古以來便喜歡內鬥,於是給羅斯柴爾德家族可乘之機……
當然,最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被粉碎,而華夏國也同樣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君主立憲製便有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影響,無論是世家還是民眾,都發現了它限製皇權的作用,於是開明的世家很快便吸收了它的優點,並將其改革成符合本國國情的製度,使得華夏國最終走上了正途。
從此之後,江南財團與北方財團便成了華夏國兩個最大的財團,這財團由原本的頂尖世家組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加入了許多的新興貴族,使得整個利益團體進一步社會化。
而財閥與財團之間是有許多區別的。
財閥一定是緊密的家族企業,企業內主要的資源都掌握在少數人身上,而且彼此擁有血緣關係。企業經營的範圍廣泛,員工眾多,而且占國民生產毛額相當大的比重。財閥旗下通常都有金融業,方便企業調動資金、非法借貸。企業集團內的交叉持股嚴重,公司的經營權經過多次交叉持股後,增加了財閥內的緊密度,方便相互借貸,而且財務透明度減少,不過集團內如果有企業經營不善,也經常互相牽連。財閥通常與政府關係良好,經常獲準經營政府特許的行業,例如石化重工等,而財閥也會透過政治獻金、參選等方式,直接或間接介入政治。
而財團的實力和穩定性增強,行業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麵,財團所控製的資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麵,財團所控製的部門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業、輕工業、傳統工業、新興工業、生產部門、流通部門等。財團的家族色彩淡化。各財團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家族控製變為多家族控製,很多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家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財團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了。
簡單的說,財閥更加家族化,而財團則更加廣泛化,江南財團便是由四大財閥顧陸王謝所引領的具有共同利益的團體,其幾乎控製了江南的經濟命脈,而北方財團同樣如此。
這江南財團與北方財團在整個世界中也頗有名氣,兩個財團都屬於世界頂尖的財團之一,僅次於德國的羅斯柴爾德財團(原本是家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轉變為更為廣闊的財團),意大利的黑手黨(遍布在包括意大利在內的二十多個國家內,其勢力之大,著實驚人),而領先於美國的十大財團如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等,至於日本由四大財閥三井、住友、三菱、安田與韓國的五大財閥三星、現代、大宇、樂金及鮮京則屬於較次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