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 黑山軍將領。漢靈帝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於毒: 黑山軍將領,隨張燕破鄴城,殺太守栗成。後袁紹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岩穀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袁紹後遂尋山北行,擊左髭丈八等,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脫,斬首數萬。)
白繞: 黑山軍將領。獻帝初平二年(191),曹操出兵鎮壓黑白繞部,占據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
眭固: 黑山軍將領。《演義》中為河內太守張楊屬下。固在張楊被楊醜釘死後,殺掉楊醜投靠袁紹,後在與曹軍作戰中陣亡。
陶升: 黑山軍將領。193年(初平四年)三月,冀州魏郡袁紹軍兵變,交合黑山軍占據鄴城。陶升叛變,保護袁紹與州史家屬到斥丘,紹任其為建義中郎將。
郭太: 又名郭大,白波軍首領,中平五年二月(185年)於白波穀(今山西襄汾永固鎮)複起,號為“白波黃巾”,有眾十餘萬,攻太原、入河東郡,擊敗董大將牛輔。又聯合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羅,連破太原、河內等郡,威脅洛陽,成為可恥的漢奸。
李樂、韓暹:白波軍將領。奉詔與董承、楊奉等護衛獻帝至洛陽。後畏懼曹操的威勢,聯合楊奉對曹,後被關羽、張飛殺死(演義版)。
馬相、趙祗 自號黃巾,中平五年起事於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連破益州(今四川廣漢北)、犍為(今四川彭山東)、巴郡(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等,控製益州大部。
何儀:汝南、潁川處的黃巾軍將領,聚眾數萬,先是響應袁術,後又依附孫堅,最終被曹操擊敗,率眾投降。《演義》為自守的許褚所擒。後褚歸順曹操,獻出何儀,被斬。
管亥: 青州軍將領。圍困海太守孔融於都昌。太史慈突圍去平原相劉備求救。備派兵三千隨太史慈前去解圍,黃巾軍解圍散走。《演義》中亥與關羽交戰數十合被殺。
劉辟、龔都:汝南黃巾將領。後追隨劉備。《演義》中辟為高覽所殺,龔都被夏侯淵殺掉。
杜遠: 《三國演義》中虛構黃巾餘部,與廖化在許昌附近落草,關公千裏走單騎第一倒黴就是被杜遠劫了兩個嫂子,欲與廖弟弟共產共妻,被廖化殺死。
廖化: 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正史中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詐死,攜持老母晝夜西行。劉備以化為宜都太守。扣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稍遷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鹹熙元年(264)春,內徙洛陽,道病卒。《三國演義》中為黃巾餘部,與杜遠結伴為寇,後追隨關羽。演義中活的最長的怪物。
裴元紹:《三國演義》中虛構黃巾餘部,與周倉在臥龍山為冠,與郭常子欲盜赤兔馬,歸順關羽,後也是因為搶馬,被趙雲誤殺。
周倉: 《三國演義》中虛構黃巾餘部,與裴元紹在臥牛山落草,後隨關羽。關羽兵敗,周倉自盡身亡。
卞喜: 《三國演義》中虛構黃巾,為曹操部將守汜水關,使流星錘,鎮國寺預伏殺關羽,被普淨和尚點破,被關羽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