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會兒之後,月暈又笑著問道:
“我曾聞中土以穀物為食,粒粒飽滿,遠勝樹果。 WwWCOM不知太昊氏中有嗎?”
“我們太昊氏確實有種植穀物。現在乃是初春,再過幾才會種植,沒辦法帶你們去看看。不過我那兒還有一些冬季時儲備的穀物,你若有興趣不妨嚐一嚐。”
風岩笑了笑,確認的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我很久以前就對中土的穀物很是好奇了。”
月暈拍了拍手,毫不掩飾的道。
按照原先的計劃,張世平一行人需要在太昊氏駐地休息兩。一是為了緩解一路緊繃的精神,二來是為了再讓一些太昊氏的強者加入隊伍。
自太昊氏女幾山至烈山氏陽山這一段路,比起之前走過的還要難走三分。這一段基本就是中土最核心的區域,幾乎走個百十裏就能遇到一個山主。人數稍微少一點,基本上就是給山主送血食。
不過張世平的幾番出手已經讓眾人對他的實力很是相信,即便是山主,隻要有張世平在,也不會有問題。再一路上有蛫座位坐騎,帶太多人反而顯得累贅。所以今次隻會在太昊氏休息一。
不過這一過得卻是分外的熱鬧,當晚上,因為張世平和月暈的到來,一場盛大的祭禮在女幾山下展開。
太昊氏的祭禮和東土的祭禮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最大的區別就是祭祀的對象。
東土的祭禮都是由人對神的,不管是青鳥、白鳥、朱離、華胥,還是泰一所庇護的有陶。他們祭禮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歡慶,有的肅穆,但祭祀的對象都是自己氏族的神靈。
而太昊氏祭祀的則是大山,主要祭祀的便是泰山、陽山。前者為東土群山之,後者為中土萬山之主。
按照風晟在一旁給張世平的解釋,這裏麵是在訴太昊氏源流。代表太昊氏是來自東土,立於中土的氏族。
以往的祭禮太昊氏主祭陽山,陪祭泰山。祭祀的方法是在河邊用濕泥堆砌出一座三人高的土丘,以此來象征祭祀的山峰。並將玉璧、穀物、羔羊作為祭品。今次因為月暈的到來,將順序稍微顛倒了一下。
在祭禮結束之後,玉璧將會被埋入地下,而穀物和羔羊則會作為氏族裏勇士和長者的食物。
太昊氏的長者是貨真價實的長者。按照張世平的觀測,能夠被稱為長者的,最年輕的一個也有五十來歲,而且並不是祭巫之類的強者。
在太昊氏,這樣的長者收到的敬重僅次於祭巫這一等的強者。如果強者代表太昊氏立足中土的屏障——武力,那麼這些長者則代表太昊氏傳承的根源——知識。
這些即算不上勇士,也不是巫的人,卻掌握著太昊氏最核心的技術。譬如畜牧,臂如穀物,臂如營造土屋、、、、、、
也許是現月暈和張世平都對穀物很感興趣,風岩特意安排了一個掌管穀物種植的長者陪在張世平他們身邊談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