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太昊清光(1 / 2)

跟著風岩走進祭台,張世平很是隨意的看了看四周。 Ww WCOM

太昊氏的祭台是方形,共計九層,每層丈高,最下麵一層每邊都是九丈。遠看還沒有什麼,稍微近一點後,便感覺到一股威嚴的氣勢撲麵而來。

這裏是太昊氏三百年來的祭祀之所,也是太昊氏一族最核心的所在。最上麵一層是一個丈方的平台,上麵被火焰灼燒成黑色。

那裏是太昊氏戰死的勇士火葬的地方,是太昊氏少數源自中土的風俗。在中土,隻有強大的勇士和巫才有資格火葬,死後靈魂回歸神靈的懷抱。

而太昊氏則認為,每一個死去的勇士都會以另一種形態守護者氏族,而火葬,則是轉變的途徑。

這已經是接近於地球上中國人的祖先崇拜了,而張世平的靈目之下,也可以看到一個個麵目模糊的靈魂安靜的駐守在祭台之上。維持他們存在的力量,則是祭台核心裏一團青色的神性。

不出意外,那團青色的神性就是來自於太昊氏唯一的大巫——太昊的。

如果祭巫是神魂蛻變,擁有與冥冥之力溝通的使者;那麼大巫則是立於人間的半神,是與山主這等神獸統一等級的凡存在。

而所謂的神性,其實也就是神魂合於法則的一種產物,也就是弱化的權柄。肉身會死亡,靈魂會腐朽,唯有神性這等代表生命升華之物,才是不朽之基。

不過太昊成為大巫的積累明顯不夠,所以並不能長生於世間,隻有這一團神性留在世間,繼續庇護著族人。

懷著敬意對祭台中的神性鞠了半躬。作為一個修道者,對於這樣開一代之先的人物,總是懷有敬意的。

其實若真以實力來論,張世平未必比這團神性的主人來的差。有著種種秘法,一道雷下來,誰都得退避三舍。

但以境界來,張世平卻差得多。除非他將五帝符召全部修成,最後混一百神,成就本命真符,在境界上才算是能和這些大巫齊平。

不過張世平隻是一道特殊的分身,最多隻能將五帝符招凝練出來,想要走出最後一步混一百神,基本沒戲。要麼百劫曆練,以胎中先母氣修補神魂之缺;要麼徹底成為泰一分神,放棄張世平這個獨立的人格。

踏著台階向上,一直到了第五層。這座祭台下麵四層是用實土壘起來的,但上麵的,則用木樁架出一個個窄的空間。

這裏是儲藏祭品、珍貴之物、還有太昊氏祭巫記事結繩的地方。其中這第五層,主要存放的就是數百年來積累下來的神兵。

祭台之中的空間很是狹窄,不過在神性的籠罩下,並不顯得氣悶。張世平和風岩都是實力非凡之輩,神魂蛻變,肉身慢慢向著完美之軀改變,都有一點夜視的能力。

第五層內的空間被整齊的分成九個格子,其中中間的那一出便是放置齊部神弓的地方。

因為太昊神性對靈覺的遮蔽,張世平並不能憑借著自己敏銳的靈覺提前查探到這柄神弓的不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