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乃之吏。有能力,願意承擔責任,才會擁有權柄。
封神不過十數年,即使泰一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在這短短時間內徹底摸透自己的神職並有所闡述。但穿越而來的他,卻有著無數的模板。即使不能完美的在這個世界複製出來,但稍作刪減之後,也足以應對眼下的情況了。
有日月星辰,謂之四象;地有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
以山為樞紐,以土石為根基,以水火為變化。土石者,大地之象;水火者,寒暑之變;而山嶽據其中,割陰陽而分造化。
此乃地主之造化,黃帝之神通。若到極致,便是土居中央而王四季的後土之道。
不過以泰一現在的神域,想要實現這樣的規劃簡直是笑話。別水火寒暑之變化,就隻論山土石,他也就是在山這一部勉強湊邊而已。
好在泰一也沒打算一口氣吃成胖子,隻要能夠在三山之內建立初步的循環,他便足以以此為基開辟神府了。
當意誌徹底把握住三山之內每一絲地氣流轉之後,泰一神色不變,按照早已準備的方案向下去做。
地氣為大地之血,地氣的升騰沉降便是大地之脈絡。以三座大山為基點,泰一不斷地微調著地脈的走向,全麵參與到三山的地脈流轉。
日出地氣升,而草木潘秀,萬物欣榮。而後生死循環,歸於大地。
這套地氣循環之理早在成就尹山山陰之主時候,泰一便清晰的了解到了。但在這之前,泰一一直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觀察著這循環,最多在旁修建一下枝葉。
但此時此刻,他卻化身到每一絲地氣之中,親身體會著這種變化。
厚重,沉凝,猶如腿腳麻木的老人。
所以,需要推動變化的力量!
一種明悟在心頭,化身成為這種力量,便是這次晉升的關鍵。
造成這種情況的緣由,無疑是百年前的荒獸之亂。正所謂流水不腐,被強行截斷地脈後,失去了參與大地地氣循環的三山就是一團死水。而泰一現在需要做的,便是激活這一團死水,讓他們恢複活力。
無論是人,還是神,在麵對地的時候總有力窮之時。人類想要讓一潭死水恢複活力,唯有引進一道源源不斷的清流。而此時泰一所需要做的,也同樣如此。
有什麼力量足以推動千裏地脈流轉?泰一忽然想到了通過張世平視角曾經見到的栒狀山山主-叢叢。
氣下降,地氣上升,地交合,萬物群生。太陽並不是這裏所言的‘氣’,但氣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太陽。唯有太陽的無盡偉力,才足以成為衝洗‘三山’這團死水的清流。
連接大地與太陽的,唯有草木。在泰一的神力催動之下,三山之內向陽的草木都在開始著緩慢的變化。
而當神力掠過所有的草木之後,一簇生機勃勃的綠光在泰一視線之中出現,並且飛快的幻化出人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