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探究
經驗交流
作者:蔣秀菊
目前,廣大語文課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語文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局限在課堂之內,這已經適應不了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語文”的觀念,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這對語文課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該學科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全麵實施素質化教育。
在當前形勢下實現語文素質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於創新教學。在新形勢下,對語文課的素質化教育和創新教學。
一、提高教師素質 增強創新源泉
教師的素質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下麵幾點。
1、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2、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作為語文教師不能滿足於學曆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隻有這樣,才能改進創新的教學方法、形成創新的教學觀念、利用創新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語文素質化教育的目的。
二、改進教學方法 滲透創新教學
初中語文課要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阻礙了學生的素質的提高。因此傳統的教法必須改進,在改進過程中要考慮這幾個問題:(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興趣對求知對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的先決條件,掌握一定的知識又是創新的先決條件。(三)培養學生頑強的意誌品質。(四)在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上改進教學方法,要大膽走出課文、走出課本,讓潛在的創新意識大展宏圖。
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采用有效的創新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
三、改變教學觀念 果敢大膽創新
1、 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激發學生創新。
語文教學中有些題目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來說吧,麵對一篇文章總得先分清層次脈絡,然後才理解賞析。一篇文章也是一個多麵體,不同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劃出不同層次,隻要有道理、合乎邏輯就要給予及時肯定,不要在他們發言的第一次就扼殺他們的創新能力。並且閱讀一篇課文,你不拘泥於一種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經常從多角度來劃分層次,能使學生的思維嚴密、全麵、深刻、靈活。推而廣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提煉、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創新意識。
2、 創造性的進行閱讀指導與作文訓練。
在課文中適時地對重點段進行閱讀指導,可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目來讓學生做,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但課內閱讀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課外閱讀,學生自主閱讀,隻有大量地課外閱讀才能真正起到增長見識的作用,因此要對課外閱讀進行藝術的指導、有創造性地指導,(1)指導學生製定課外閱讀計劃。(2)指導學生獲得基本閱讀方法。教給他們默讀深思、朗誦吟詠、背誦記憶、精讀提煉、速讀獵取等方法,以達到開卷有益。(3)指導學生形成基本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必須從內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內容反複深化,並適時使用工具書,(4)閱讀後要及時寫出體會、心得。(5)要指導學生適時檢查閱讀情況。用以上方法達到創新閱讀並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