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琦打量二人,在心裏微微一琢磨,便對來人的身份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因而不禁在內心細細品評此人來。來人正是李家三郎李承瑞,早就聽說李家三郎自幼天賦異稟,力拔山兮氣蓋世。少年便學成十八般武藝,其中尤擅舞長刀。年稍長,便隨父親李守貞在襄佐營內磨練,四處征戰,表現很是英武神勇,驍勇善戰。而且為人剛直不阿,性格直言不諱,行事賞罰分明且嫉惡如仇,眾人皆稱其為“營城之虎”。岑之軒對他很是另眼相看,曾讚他“深肖其祖,頗有乃父之風”,經常將其帶在身邊,每逢有局勢之變幻,必悉心指教。隻不過,盡管近幾年李承瑞立功無數,卻依然僅是一名小小的把總,遲遲得不到朝廷拔擢,個中原因旁人雖心知肚明,不過在那些世故頗深,深諳官場之道的人看來,李三郎現在誠然位卑言輕,然少年得誌,恐他日飛黃騰達,雞犬升天也是未可知,因而還是不敢輕易怠慢於他。
李家百年之前,可稱得上是宸國的簪纓世家,從李家初代將領開始,便世代鎮守營城,滿門忠烈。而真正發跡,卻是在睿宗時期。當時,在宸國東南部,曾有瑤人作亂。瑤人便是盤瑤族人,中原人常稱之為“蠻瑤”。
盤瑤族在宸國建國之前,便世代盤踞在東南沿海一帶,東臨海,西倚群山。因地勢險要而難攻,環山繞水,水草豐足,是一處風水極好的安家之所。瑤人在此地世代而居,民風淳樸,崇拜海夜神,千年以來便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鮮少會有外人入得盤瑤境內。直至前朝開國國君高齊弘之揮師南下,以武力征服盤瑤,在盤瑤設置縣郡,派重兵駐守,從此之後盤瑤才算正式納入中原的統治。
高齊弘之死後,靖朝也不過統治了三世,便為北方的拓隆族沐氏滅國。拓隆族尚武,因怕重蹈高齊氏的覆轍,便不斷向盤瑤派駐酷吏,然山高地遠,遠離廟堂,盤瑤之地的沐氏貴族便搖身一變成為了土皇帝,從此之後官官相護,民情不通天子,直至盤瑤叛亂,沐氏統治者竟不知盤瑤之事。當時,瑤人的土地船隻皆被官府剝奪,瑤人的兒女生下來便是宸國貴族的奴隸,稍長便如牲畜般被拉倒集市任意買賣。近百年來,瑤人苦不堪言,怨聲載道。終於不堪忍受中原酷吏的血腥鎮壓,瑤人在暗中取得隔岸鄰國暘國的支持後,揭竿而起,組織軍隊揮師北上。
或許是民族信仰的力量,或許是真的有海夜神的庇護,由老幼婦孺組成的瑤人軍隊竟然所向披靡,乘著戰船一路北上,抵製旻京城外,此舉震驚朝野。最終睿宗幾乎是調動了全國的兵力,才平息了這場叛亂。
睿宗將在此次平叛中功勞最盛的韶州齊氏,坪城司馬氏以及營城李氏,欽點為世襲親王,賜國姓。一時之間,三位異性親王權勢熏天,富貴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