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回憶
首爾,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容納著整個韓國近一半的人口,消費者指數全球排名第五,物價昂貴,無論是韓國人還是外國人在這裏生活的壓力都很大。
2011年4月24日,周日,晴,成均館大學,韓國著名學府,亞洲排名第22位的名牌大學,受到韓國超級企業三星財團的全力支持。
雖然是周末,學校裏的人也並不少,中央圖書館的人尤其多,李允珠就是其中一員,1990年出生的她已是成均館大學中文係大三的學生,家鄉慶尚北道安東市。
普通家庭出生的她學習刻苦,高中畢業考入成均館大學讓她成為家中的驕傲,首爾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學費對她和她的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她選擇兼職打工來減輕家裏的負擔,這在韓國的大學生中非常普遍。
今天是周日,李允珠一大早就來到圖書館,有一早上的時間留給她完成作業。
8點鍾來到圖書館,到11點為止,沉浸在書海中的李允珠很專注,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手機開始震動,這是提醒她該去上班的鬧鍾。
收拾好書本,背起包包走出圖書館,春意來襲的校園有股淡淡的花香飄動,深深的吸了下鼻子,“嗯~~”,幸福的滋味。
其實在李允珠自己看來,她也是很幸福的,原本以為會很辛苦的兼職,卻意外的遇到一位非常特殊的老板,至於這個人是誰,且容她先保存秘密,稍後就會看到。
陶醉了一小下,重新邁起歡快的步伐向校外走去,成均館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校區並不大,以濃鬱的曆史感而出名,雖然很多木質建築都被日本人燒毀,留下的遺產依然令人神往,明倫堂前院中有兩顆600年樹齡的參天古銀杏樹,朝鮮中宗14年大司成尹倬所種。
銀杏樹在儒家思想裏有特別的意義。據說孔子喜歡在銀杏樹讀書、冥想、傳授弟子。這兩顆古銀杏樹是成均館大學的標誌,學校的校徽以銀杏樹葉作為象征。
校園並不大,李允珠僅用5分鍾的時間走出學校正門,沿著明倫主街前進,300米的距離,即可到達大學路。
大學路是以原首爾大學文理大學院所在處為中心所形成的一條年輕的馬路,地跨東崇洞和惠化洞。1980年起多個話劇劇場遷至大學路,使之成為一條文化街。此後,有現場表演的咖啡館、影院、劇場、酒吧等都聚集於此,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文化空間。特別是具有悠久傳統的青鳥劇場、學田小劇場等都已在此根深蒂固,話劇,歌舞劇,音樂劇等等,這裏30多個劇場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劇目,使大學路成為名符其實的劇院路。
李允珠兼職的地方就在這裏,輕車熟路的前行,走過青鳥劇場,大學生藝術劇場的後門,這裏已經不在大學路喧鬧的主街,頗為幽靜。
矗立著一家兩層的小樓,並不很大,占地麵積大約50坪(1坪約等於3。3平米),青灰色的牆麵,寬大的落地窗,正門上寫著“MemoriesCoffeeHall”(回憶咖啡廳)。
走進咖啡廳,印入眼簾的首先是大廳中央一架白色的三角鋼琴,純淨、優雅。整個咖啡廳的內飾多是卡其色,淺色的木桌,搭配米黃色的沙發,整體營造出浪漫溫馨的感覺。
二樓中央是中空的,正下方就是擺放鋼琴的平台,四周的座位雖然並不規則,但也錯落有致,每張桌子之間或留有距離,或使用隔板隔開,留給各人相對私密的空間。
咖啡廳可以說是韓國街道上最多的店麵了,無論是上班的人還是上學的人,手拿咖啡杯急匆匆趕路似乎才最時尚,韓國是世界上喝咖啡最多的國家之一,位於世界咖啡消費國排名第十三位。
韓國的咖啡廳都不是很大,但內部裝修特色突出,環境優雅,悠閑愜意,讓人流連忘返,在這樣的環境下,配上一杯濃濃的咖啡,一下午的時間都可以在這裏度過。
因此韓國咖啡廳不但是談情說愛、社會交往、商務交流的好去處,更是看書學習、寫作甚至辦公的好環境。
回憶咖啡廳也是如此,李允珠徑直走向吧台,此時店內的客人還不多,大都是排隊購買咖啡帶走。
“oppa,對不起,我來晚了,交給我吧”,李允珠向著坐在收銀台前穿著白色襯衫的男子抱歉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