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表演藝術家,被譽為“鋼琴王子”。
在現代,學習鋼琴的人大都是聽著他的鋼琴曲長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徐浩然也不例外。
《童年的回憶》、《秋日的私語》、《星空》、《水邊的阿狄麗娜》……這一首首鋼琴曲飽含著他成長的記憶。
寂靜的深夜,一個人奏響《童年的回憶》,熟悉的旋律在指尖流淌,有懷念,有感傷,再不是年幼無知的小孩,再也找不回兒時的童真。
《秋日的私語》,傷感、歡快,夾雜著多種情緒的鋼琴曲,讓人回憶人生的喜怒哀樂。
《星空》,這首鋼琴曲是由日本出版商加入自己想象命名的名字,在中日韓地區廣為流傳,就連法國DELPHINE公司也認同了這一翻譯。其實它的原名“Lyphardmelodie”,即“為一匹賽馬Lyphard所創作的旋律”。不過這些都不妨礙這首曲子成為世界名曲。
《水邊的阿狄麗娜》,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成名曲,阿狄麗娜來自於希臘神話的故事,希臘神話裏又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孤獨的塞浦路斯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
他雕塑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每天對著她癡癡地看,最終不可避免地愛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眾神祈禱,期盼著愛情的奇跡,他的真誠和執著感動了愛神阿芙洛狄特,賜給了雕塑以生命。從此,幸運的國王就和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這首鋼琴曲采用這個美麗的名字旨在表達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沉浸在演奏中的徐浩然跟隨著琴曲的情緒而變化,悲傷,歡樂,孤獨毫不掩飾的表達出來,沒有注意到身後一雙迷人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他看。
孫藝珍進入咖啡廳已經很久了,雖然她不知道演奏的曲子是什麼,但其中的情感變化她完全感受的到,這令她有些驚豔,那天雖然也聽了他的演奏,可那是電影中的歌曲,看過電影的人都會有那種感動。
今天則不同,完全依靠演奏帶動了她的情緒,跟著他一起傷感,一起快樂,一起煩惱。
男人都是在做他擅長的事的時候最有魅力,這句話絕對不假,在孫藝珍的眼中,徐浩然此刻就是這樣的,如果是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定會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可是隱隱的,她又不想他那樣,這樣的演奏如果隻有她一人聽到那有多幸福。
是的,又一次感受到了幸福,對孫藝珍來說,這真是令她始料未及,幸福,來的這麼突然嗎?
渾然不知被人盯著的徐浩然,忘我演奏,像是要把這幾天的煩躁之意盡數發泄。
良久,咖啡廳恢複平靜,徐浩然深深的呼出一口氣,煩惱盡去,“嗬”,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來,為自己這幾日的煩躁自嘲不已,一個沒有時間的約定而已,卻成了他的苦惱。
“在笑什麼?”,突然傳來的女聲讓他頓了一下,有些耳熟,幻覺嗎,搖搖腦袋,認為那是幻覺的他決定不加理會。
“喂”,又一聲傳來,嚇得他趕忙從鋼琴前站起,轉身看去。
“阿尼哈塞喲,您怎麼來了?”徐浩然有些驚慌的打招呼。
“噗嗤,徐浩然xi,別緊張,不歡迎嗎?那我就走了?”看到他那慌張的樣子,孫藝珍樂出聲來,作出要走的姿態。
“米亞內(對不起),不是那個意思,請坐”,徐浩然匆忙走上前幫忙拉開椅子,“要喝點什麼嗎?咖啡?果汁?茶?”
“果汁吧”,孫藝珍順勢坐下,徐浩然很快端來一杯橙汁,“看撒密達(謝謝)”。
雙雙坐好,孫藝珍饒有興趣的看著他,問道,“徐浩然xi,上次不是說再見叫努納(姐姐)的嗎?”
“努納不也用敬語的嗎?真的可以這麼叫嗎?”,他有點激動。
“當然了,難道努納說話會不算數嗎?”孫藝珍不滿的翻個白眼,“以後就叫你浩然了,就這麼整理了”。
“內”,徐浩然答應一聲,彼此又陷入了沉默,原本陌生的兩人單獨相處還是兩個字‘尷尬’。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徐浩然率先出聲:“努納,這麼晚了還一個人來這裏?”
“啊,我和經紀人歐尼剛才在附近吃飯,順路過來看看。你呢?這麼晚了還一個人彈琴?”孫藝珍說著向前湊,用鼻子使勁嗅了嗅,問他“還有酒氣,一個人喝悶酒嗎?”
“沒有,我是和同事聚餐喝了酒”,徐浩然有點尷尬,的確是喝悶酒,但原因當然不能跟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