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蒼岐之野地勢最為複雜的一州。
造物主似乎有些偏心,把這一片土地打點得十全十美。
廣袤的平原,雄奇的險峰,縱貫蒼岐的大江被上蒼毫無遺漏安置在了這裏。滄瀾開國丞相李鶴有雲:“蒼岐美景有二。一為仰首,二在幽州。”
仰首並非地名,而是指抬頭可見的無際蒼穹。蒼穹之美,美在浩瀚遼闊,而在地上能稱之為美景的東西,便隻有幽州一處。
古人之言不免有誇大的成分,但幽州山水之勝卻的確冠絕蒼岐。北部與東部是琴羽草原,這片蒼岐第二大草原不同於崎,殽二州的北部天宇原,位於中原的幽州草原沒有北方草原肅殺的氣氛,取而代之的是祥和與寧靜。
每每夕陽射在草原西南方綿延數千裏的蒼岐山脈時,山頂終年不化的雪便會折射出一片霞一樣的光,印在茫茫原野之上。風若一吹,綿延千裏的琴羽草原便翻起波波霞的浪潮。故此又稱映霞原。
映霞原的西南邊,是蒼岐最長最壯麗的山脈,綿延九千裏的蒼岐山脈呈一個“人”字形,一撇割開了幽州,幻州,玄州。一捺穿過幽瀾二州,直抵大陸東邊雲旭海。
傳說蒼岐山脈原本是條神力無比的巨龍,因盜走了創世神的神碑被眾神圍追至琴羽草原,最後為贖罪被眾神封印在此,成為了萬古蒼岐的標誌。
一撇一捺的交彙處,發源著蒼歧最長的河流,萬裏之稱的雪龍江以山頂積雪為源。流經幻幽二州交界,隨後貫穿玄州,分割滄瀾兩州。
大江南去,奔流入南方廣袤的碧珊海。入海口方圓可達八百裏,有河海之稱。
讓我們回到巨龍弓背的地方,在蒼歧山脈最險峻之處,有最高的三座山峰聳立雲端。
幻天,幽天,玄天三座高峰幾乎以幾乎平行的高度在雲海之上擺出了一個正三角形。如此盛景,若說不是造物主精心點綴,恐怕便隻能用奪天造化形容。
更為奪天造化的是三座山峰遙遙相對的雲海中央,自千年前誕生了一處神跡之地。
三峰之上的空中有一座城池屹立雲端,如同神造一般的精美建築鑲在浮雲之間,華麗而莊嚴,聖潔而神秘。
這裏是傳說中三天聖殿的核心所在,蒼岐之野萬人敬仰的神域。
三天聖城!
這座聖城依靠傳說中強大的三天之力漂浮蒼穹,千年不墜的俯瞰的腳下的大地。城中有神人居焉,被世人視之為世間主宰者。
無盡傳說自然吸引了不少朝聖者,每年都會有不少人從蒼岐各地趕來幽州,從“三天峰”腳下的臨仙鎮出發,登往三千丈之稱的三天峰頂。
和大多人想象的一樣,這些人沒有一個回來過。有人說他們遇上了雪崩沒有到達山頂。有人說他們被守護聖殿的神獸吞噬。
也有人說他們成功的到達了聖城,在神的領域裏流連忘返,自願成為了神的奴仆,他們獻出畢生的時間侍奉與神的左右,再也沒有回到塵世之意。
正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千百年流傳下來,隻淪為平民百姓茶餘飯後消遣的談資。
隻有一點是肯定的,每隔二十年便會有神域的使者下山,邀請蒼岐各界精英前往聖城。所請之人不是帝王將相就是巨商大戶,亦或是聖門之眾宗師之後。應邀者無一不是蒼岐翻雲覆雨的人物,至於邀會之意,對於平民百姓卻是個謎,赴會之人下山之後也未有人言及一字,給這場神之盛會又添上幾分神秘,故此,盛會又有“天機會”一稱。
如今新一屆的“天機會”隻有一年之期,神秘的三天城裏還未有一點準備的意思,偌大天空之城裏隻有約五十人的護衛在來回巡視。仿佛憑這些力量便能永固這神之傑作。
聖城清幽,隻有一處尚有人語,作為議事中心的天諭殿裏傳來一陣怒罵。
“這絕對不行!要我三天聖殿對冥城那些雜種投降…絕對不行!”
美玉雕砌的地板上,有一個白衣的男子急躁的來回踱步,他幾近怒吼的向殿裏另外兩個人道。
“蘇逸…你冷靜點,這不是投降!隻是暫時的讓步,聖主閉關未出,我們沒必要和冥城爭此一時。”
一個穿褐色衣服的中年男子按住了躁動的白衣,卻被後者不耐煩的推開了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