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聖殿 第三十五章:龍徽晚宴(1 / 3)

元宵佳節向來是蒼歧的大節日。傳承正統文化數千年的滄瀾皇族曆來都是無比重視這正月十五佳節。

不過十多年來蒼歧之野動蕩不堪戰亂迭起。年長一些的人都能感覺得到。如今的節日多少已經沒有往昔盛大的感覺。

然而今日不同尋常,久居帝都的百姓都感覺到了這一次節日比之前幾年要濃重盛大許多。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慶祝滄瀾和封天的結盟,帝都司禮監不知道從何奉命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燈會慶典。朝廷破天荒的將舉辦燈會的消息以榜文的發出。文上還注明了朝廷撥出了不少銀兩請了許多帝都有名的戲班來表演。

這些演出曆來都是達官權貴才能有資格一睹的,如今由朝廷令請在帝都內搭台演出,惹得無數百姓都在飯後早早的上街向搭台的“微明壇”湧去,想一睹那些戲者的風采。

相比街市的人潮湧動,雖然在忙碌著籌備即將開始的晚宴。禁宮之內的一切卻依舊井井有條的進行著。

張燈結彩,引領臣賓。整個滄瀾的權力中心開始覆蓋上節日的氣息。

龍徽宮的列席已經早早的完成。已近戌時,各位在邀的貴族大臣都已經入席。

諸多權貴彼此寒暄著,席間不時有恭維之聲和開懷笑語。宮女來回穿梭其間,不時的給百官添茶斟酒。

觥籌交錯間,有兩處地方最為忙碌。

一方是右側席間,一位頭發花白的長須老者身邊圍繞著一群各色官服的大臣。有的攀談,有的敬酒。

這位長者便是當朝丞相靈淵閣大學士曹鳴。他為官四十載曆經三朝。在滄瀾朝中的威望之高連攝政王軒轅清淵也要對其禮讓三分。每逢當朝大會,晚宴開席。必有各路官僚上前示個禮敬。

此刻,便是諸多大臣上來例行寒暄。

另一方卻在席尾。

任虛默默的坐在最後,他方才辦完自己要辦的事情入席。滄瀾向來重文輕武。即使是在戰亂多年之後,深在腹地的帝都也沒有擺脫這個習俗。因為官職所限,禁軍統領的位置並不靠前。甚至能有一席之位也是托了澤親王的福。

不過這並不影響其他的官員上來打個照麵。這些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大臣們沒有有幾個人會笨到不明白任虛的地位。

作為小王爺的心腹。這位隻是官拜五品的禁軍統領其實已經是權力最高層的執行者。加上在滄瀾如今軍隊外調的情況下,整個帝都的軍權都掌握在這個男人手裏。即使不想討好。這些政客還是不會放棄一個打照麵的機會。

“統領爺,怎麼才來啊?”一個發福的文臣滿麵油光的向任虛笑著。

“楊尚書,任虛早來了…不過有些事情耽擱了一會。”

“十五晚宴這麼有興致的事情,總還是要查查有沒有疏漏的”任虛淡淡道。麵對著當朝二品的吏政尚書沒有一點恭謙的意思。

“真是辛苦了…統領爺是個大忙人。這裏百官的安全可都是靠統領爺護著呢。楊某在這裏謝過了。”吏政尚書笑麵不改,掛著笑意道。

“楊大人何嚐不忙…方才拜會過曹丞相就又來關心在下…這番好意,任虛心領了”任虛冷笑,吏政尚書的圓滑是他從來都看不起的。

“這…”笑麵的尚書尷尬的頓了頓,立馬又恢複了過來笑著找借口拱手告辭。

“這些愚不可及的家夥。曹鳴那老頭自己都要保不住自己了,還一個個往上蹭。”任虛瞥了一眼斜對麵的一群官僚,喝了一杯酒。然後閉上眼不再理會其他人。

過了柱香時間,忽然席間有聲音高喊:“戌時開席,百官入座!”司禮監太監在正席之側喊道,來回寒暄走動的百官都停止了動作,開始往自己的席位走去。

“太子殿下駕到…”

“澤親王駕到…”

又是兩聲高喊,兩個年輕人從在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入席。靈澈到了最中央的主席,剛剛繼承澤親王王位的軒轅清渙走到了最近的下席。

“恭迎太子殿下,澤親王。”百官山呼,幾乎每一雙眼睛都在席上尋找著什麼。

“眾位卿家。今日佳節,不必拘禮。”入席的太子第一個開口,隨後看著眾臣子遊弋的目光,又開口道:“想必眾卿都奇怪攝政王叔父為何沒有出席。諸位卿家不必多慮。叔父染有小疾需要靜養,今夜良宵…就讓靈澈還有澤親王來和眾卿同聚…”

“太子殿下所言不差…父王需要靜養,諸位大臣不必在意。今夜一醉方休,都請落座…”澤親王順著靈澈的話道,百官雖有疑慮,卻不敢怠慢兩位皇族。

“謝太子殿下,澤親王殿下”百官拜謝之後紛紛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各自心裏揣度著上位者的言語。

“真的是身體抱病麼?還是…在避諱些什麼?”最靠近軒轅靈澈曹丞相心裏猜疑著。新年伊始,郡主明穗出嫁封天的時候太子殿下未曾在場,十五的隆重晚宴,身為攝政王的軒轅清淵在要求告老之後又恰巧缺席,這兩件事情讓這個久經宦海的老者敏銳的嗅出了不尋常的氣息。

“外患未除,大概不會是老夫想的那樣吧。”曹鳴看著席上兩個年輕的掌權者不自覺搖搖頭。

“看樣子真的該告老還鄉了…這些年輕人的角逐,就是局外人也看不清了。”

“曹丞相,太子殿下舉杯了呢。”身邊的同僚輕輕推了推曹鳴。年邁的丞相回過神來,不由得尷尬的咳了幾聲。

“真是年老了。竟然會在這種場合失神。”他仔細聽著太子殿下現在講的話。不知何時話題已經不再是對大臣們的招待之詞“諸位卿家。從青川之變開始以來我滄瀾國運多舛。十數年來天水流雲旗能夠在蒼歧飄揚的地方越來越少,靈澈有愧故去的父皇和千百萬滄瀾族人。

“殿下不必自責,若不是有殿下的天縱之資。我等豈能偏安在此。”

“若無殿下…青川蠻子的鐵蹄早就過了臨雲關,在蹂躪滄瀾最後一片土地了。”軍務尚書向來豪爽,在朝堂之上從來也是直言快語,此刻自飲了一杯酒朗聲道。

“天佑滄瀾…有殿下這麼英明的太子,先帝在泉下有知定是欣慰不已…”隨即眾官附和,唯恐疏漏了自己的讚美。

“靈澈何德何能蒙各位卿家錯愛。說到滄瀾基業不毀…”滄瀾太子聞言一笑,卻是朝著眾臣搖了搖頭。

“最大的功勞應屬兩對父子…”

群臣聞言一滯,紛紛琢磨起太子殿下話裏的意思,隻見靈澈舉杯看了看澤親王,臉上笑容更誠摯幾分道:“我滄瀾在內有攝政王叔父與清渙王兄,在外有葉將軍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