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勒城方圓,大雪下了整整三日,埋沒了前日裏慘烈的戰爭痕跡。在這樣的漫天大雪下,此間的戰事也漸漸消散了不少激烈與火熱。夜襲一戰以來,青川和滄瀾兩方麵都頗有默契的選擇了短暫的停戰。雙方似乎都認清了對手出乎意料的實力。那些權謀智計,行兵布陣的高明手段在這片戰場上毫不失衡的出現在了交戰雙方身上。亂世名將的再次交鋒,最後還是落得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麵。
可是陷入僵持的局麵並不能打斷防守方的積極布防,更不可能摧毀進攻方撕開防線的決心。更多的準備都在兩邊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大小會議在兩邊日日夜夜的召開。無數戰爭的物資也從兩方身後的腹地源源不絕的押赴前線。
滄瀾一方最忙的人莫過於是舒洵,遠在永興城的朝野機構,朝臣百官已是被舒洵一一安置到了臨雲關中,帝都永興沒有天子盤桓,又無昔日的親王駐守,倒慢慢失去了帝都二字的重要與威嚴。
後方穩固係於舒洵一身,明武帝的寵信不言自明,昔日謀士之身的舒洵感恩不已,本應是在朝堂上替君上拿捏治國之策的首輔,在這茫茫亂世,舒洵所謀所做卻更像是一個勤勞的管家,上至安撫帝都朝野,下至軍需籌辦。幾乎事事都離不開當朝首輔的親自操刀。
鞠躬盡瘁,短短一年。日夜操勞便讓不過三十來歲的舒洵添上了些許白發。
前幾日夜襲的消息傳至臨雲關時,舒洵把手上正在進行的一項重要計劃率先提上了日程。自己更是輕裝簡從日夜兼程的到了赤勒城中,殺降的消息被他極力掩蓋。事情雖然做得滴水不漏,可是舒洵的心思卻沒有安定下來。一切隻因為多日未見的主君,似乎慢慢的發生著無法揣測的心境變化。
今日又是要麵呈帝君的日子,自天機會回歸以來,舒洵手上最重要的工作已經頗見成效。趁著此番逗留在主君身邊,這位丞相還有許多事情要和明武帝商討。
因是軍事,舒洵倒是提前和葉炎打了一聲招呼。二人在明武帝居住的城主府外提前會了麵,寒暄幾句後方才向府內通報。
二人文為首輔,武為統帥,每次覲見都無甚阻礙。短短片刻,府內便傳了允準二人覲見的消息。兩人隨即入府,心中卻頗有一些別樣的滋味。
似乎所有的狀態又回到了明武帝登基之前的樣子,但凡核心之事,能夠入內商討的人便隻有他和葉炎兩個。那一直深的陛下信任的後起之秀靖川將軍君天離。在近日來的數次商議卻再難看到身影。
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讓陛下也未曾提及君天離。葉炎一時不甚敏感未曾探查,而新入城的舒洵更是未曾得知。幾日忙活下來,才漸漸發現了這件事的非常之處。
被引見的二人心思重重,沒多久便進到了城主府內議事的廳堂。拜了明武帝,遣去了一幹奴才和護衛。三人又如同每一次商議一樣各自落了座。
舒洵先有事奏,落座以後便有很快站了起來。葉炎瞧他不知何時做事變得有疾風之態,心中也是頗為敬重這位同僚的事必躬親。
“陛下,今日得了臨雲關消息,兩月以來傾盡人力物力。已經造好了第一批的物資。”
“哦?”聽到舒洵的奏報,上位的靈澈眉間難得顯出喜色。“這才兩個月,舒卿辦事竟然如此迅速?”
“是啊,丞相這效率著實令人咋舌,葉炎雖不通這工匠之事。但也知這任務艱巨,非一時可為啊。”葉炎臉上也是一副詫異和驚喜的表情。想來舒洵完成的任務對於前線戰局也是一樁舉足輕重的大事。
“還不是仰仗陛下仁德,臨雲關巧匠雲集,又有青川奴隸作為勞工。秘境傳承又是逆天寶物,舒洵不過統籌一二而已。”
“舒卿此言過謙了。”靈澈從椅上起身,頗有精神的走到舒洵的麵前。葉炎自是不能獨自落座,也跟著站了起來。
“此事耗巨資巨力。老師為此奔波操勞,實在是辛苦了。”
“為國效力,這點辛勞不算什麼。舒洵已經命人準備好了押送事宜,一切都將保密,非陛下準允,絕對不會他人知曉。”每每聽到靈澈喚這一聲老師,舒洵心中便多發感激。多年輔佐,圖的不是這官爵與功名。而是這一份可以流傳千古的偉業,還有眼前年輕帝王的知遇和感恩。
“倒是國丈大人,為此時效力良多。不僅僅是錢糧物資,還有些舒洵也難以掌握的渠道。若無這些助力,舒洵也難以有這般進度。為表忠良,還望陛下能夠有所賞賜。”沉默片刻後,舒洵低眉說道,看似無心。卻是連葉炎都能感受到這位同僚故作鎮定。靈澈聽到此番話語後沒有立刻回話。轉身到了案邊拿起了太監先前準備的熱茶慢慢喝了起來。而舒洵亦是沒有抬頭。君臣之間又沉默一陣。看得旁邊的葉炎也開始有些心神不定。
“國丈一門富甲天下,丞相覺得朕當如何賞賜?”
靈澈還是開了口,一直困惑不解的葉炎方才察覺了二人忽然沉默的關鍵。
是啊,該如何賞賜?皇族外戚不能封侯拜官這是曆朝不成文的規定。就算破例,以國丈古稀之年也難找到合乎身份的官職任命。而若論錢財珍寶,這位國丈又是富可敵國之輩。送得小了無皇室之威,送得多了卻又動搖舉國征戰的國本。這麼頭痛的問題,舒洵不應當在毫無對策的情況下提啊?
葉炎並非頭腦愚笨之人,卻也對朝堂心術不甚圓滑。他沒有想過,那國丈大人盡心盡力輔佐新帝,所期望的又怎麼回事一官半職和金銀財寶。此刻明武帝並非無賞可賜。隻是那般賞賜卻是沒有幾個人敢輕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