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狐與少年(1 / 2)

華陽山脈巍峨高聳,雄踞北域,山麓腳下有“秦川”環流,其旁是重鎮“華陽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華陽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最雄渾巍峨的有五大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真容。華陽山山林密布,飛瀑奇岩,奇珍異獸,景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

除了五大峰之外,還有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隻是更名傳於世的,卻是在這山上的修行門派——華陽門。

華陽一脈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北域正道之首,與西域“靈山佛宗”、南域“天妖門”、東域“玄魔教”共主天下,為一域巨擘雄主。

華陽為道法的發源地,門中弟子遍天下,更是秉承斬妖除魔之信念,救濟天下,扶濟蒼生,深受天下人的愛戴。

及至今日,華陽門下弟子已近千人,門中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而掌教赤鬆子,功參造化,超凡入聖,更是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

華陽山麓腳下,離大城“華陽城”還有一百裏地的東北方,有個鎮子叫“青雲鎮”。

青雲鎮上住著一百多戶人家,民風淳樸,鎮子上的百姓多以上山打柴交於華陽門換些銀兩生活。鎮子裏的百姓常見華陽弟子高有誅般神奇,道法通玄,對華陽門是崇拜不已,以為得道仙家。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從青雲鎮遠處看去,那巍峨的華陽山直插天際,奇峰怪岩,青鬆挺立,遮掩於雲霧之間,縹緲如仙山。

隻是,鎮子上的百姓們世代居住於此,這般景象見過不知多少次了,毫不在意,更不要說無知小孩了。

在青雲鎮的一隅,這裏非常荒涼,距離鎮子上的住戶也有段距離,雜草叢生,荒蕪無聲息,是一處沒有人來的破敗之地,久而久之青雲鎮上的人幾乎都忘了這裏還有一座城隍廟了。鎮子不大,這裏卻充滿寂冷,沒有絲毫生機。

烏雲掩月,四野暗沉,華陽山宛如一柄利劍直插天際,厚重而巍峨,一座座山嶽連綿起伏,宛如一頭頭巨獸蟄伏,透著一股猙獰。

一座破廟坐落在華陽山暗影之中,破廟四周長滿了荒草,是十年前青雲鎮上的人所建,記得那年接連大雨,山河堤壩都塌陷了,一連兩年,百姓家中顆粒無收,餓死很多人,遂建立此廟,祈禱風雨,護佑黎民百姓。

奈何,這城隍似乎也不敢跟老天爺作對,依舊大雨連綿,雷鳴電閃,山川改道,洪水崩堤,沒有任何起色。

沒過多久,所有人對這城隍廟都失去了耐心,更是唾之棄之,從此沒有人進入這城隍廟一步,城隍老爺身前三尺香爐前,更是空空蕩蕩,沒有絲毫香火情誼。

若不是華陽門關鍵時刻施援手救濟,門中有大仙人翻雲覆雨,指點蒼穹,方才止住了這恐怖的天災,恐怕青雲鎮早已成為空鎮了。

雜草,荒廟,廢墟,陰風,無光。

讓這間城隍廟顯得有些陰森!

未至深夜,在城隍廟的不遠處迎麵走了一道細小身影,天地漆黑,看不清麵容,但觀其身影,有些瘦弱矮小。

近看,這是一個約莫十歲大的小少年,眉宇清晰,棱角分明,麵容白皙,烏黑的長發似乎許久未曾打理過了,蓬亂汙垢,再加上臉上一塊塊汙漬,就像是野孩子一樣。

唯獨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雙眼睛,燦若星辰,是那樣深邃澄澈,黑白分明的瞳孔,不沾染絲毫塵埃。

少年身穿破布麻山,衣衫上縫縫補補破爛模樣,腳下踩著草鞋,步履匆匆,迎麵快步走向城隍廟。

他的神色有些匆忙,在距離城隍廟不遠處停了下來,看向身後,片刻,見無人發現這才鬆了一口氣,拍了拍胸前僅存的一塊完整衣衫的位置,那裏比其他地方鼓鼓的,用手掌感受了一下,少年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隨即另一隻手摸了摸肚子,再次轉身走向了城隍廟。

城隍廟門前長廊有四尊天王雕像坐鎮,時間久了,雕像朱漆脫落,有些殘破,早已沒有了栩栩如生的神韻,麵目猙獰,兵鋒所指,似狂魔亂舞一般。

在黑暗中,四尊天王雕像更像魔神,少年眼角餘光微微一縮,有些懼怕,急忙收了回來。雖然這四尊天王雕像他每天都能看見,但每次看都有一種森然的感覺,讓他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