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地動山搖(1 / 2)

天快亮了,一團已經撤出了,畢竟人數少,打成這樣已經很不錯的了。雖然不知道殺傷了多少敵人,但是麵前這個師團已經報銷了。所的重武器都被炸了,步槍手榴彈容易拿的都拿走了,不易拿的都炸了。剩下的日軍都聚在了一起,也不敢攻擊一團,隻能在陣地上麵自保,在天不亮的情況下,後麵的第十師團也不敢上來支援第九師團,怕中了埋伏。

鬆下一郞快暴走了,經過統計,日軍又損失八千多人,而且重武器全部被炸,第九師團能戰的隻有一萬三千人,所有人隻有步槍,糧食也不多了。隻有後撤,命第十師團上來頂下進攻的任務,第九師團的人都下去休整。

經過這次夜襲,一團已經傷亡一千多人了,第一道防線已經放棄了。現在撤到了第二道防線,這是在一個山坡上,地勢較好,日軍攻擊時會很困難,坦克不能使用,困為爬不上這個山坡,山下的大路兩邊都是山,如果日軍攻不下這個山坡,也不敢衝進去,那樣前後一夾擊,部隊就會崩潰掉了。按照趙雲的安排,隻要再殺傷日軍二千人就可以後撤了。

第十師團長小澤條治少將還是老辦法,首先是炮兵轟炸,日軍的山炮轟鳴聲時起彼伏,一團陣地上麵濃煙四起,火光衝天,僅有幾棵樹都被炸飛了。有些士兵沒有掩護好的,都被炸死了,但是大部分都在防炮洞裏麵,沒有受到傷害,除非有防炮洞被炸塌了,這是很少的了。

二十分鍾後,炮擊停止了,小澤條治命令一個大隊開始進攻,要用人海戰術把中國軍隊掩沒,日軍士兵密密螞螞衝上來了。一團的火力全開,一道道火光四起,掃射的日軍士兵紛紛倒下,但是沒有一個人後退,仍然前赴後繼往上衝,一邊衝一邊開槍,後麵的機槍也開始射擊,擲彈筒漫天飛翔,打的一團的士兵抬不頭來,傷亡在急劇的增加。畢竟防線比較長,這次日軍投入了五千人進攻,不計代價,一團能用的人已經不足二千人了,還有不少人受傷,大家都在堅持著,給日軍以最大的殺傷。

不一會,彈藥已經不足了。後麵也傳來命令,命令一團放棄陣地,第三道防線也放棄。全部撤退,不得有誤。趙亮帶著後備部隊邊打邊撤,日軍在陣地前又倒了二千多人了,但是後麵的還是不計傷亡的往前衝,占領了陣地。

日軍發出了一陣陣歡呼,“板載”聲不時響起,他們太高興了,第九師團死了那麼多人,還沒有攻下這個山頭,我們第十師團一出馬,便拿下了這個地方,不過就死了二千多人而已,而第九師團死了快二萬人了,還是我們厲害。

小澤條治少將得意的命令下麵人,全部集合,準備出發,乘勝追擊,打敗眼前這些中國軍隊,讓他們嚐嚐大日本皇軍的威力。日軍開始集結了,三萬人的隊伍亂七八糟在山下擠成一團。士兵們高興地集合在一起,幻想著打敗中國士兵的景像。

隻見遠處一大片像紅色流星一樣東西飛翔過來,日軍都驚呆了,這是什麼東西,遠外傳來轟鳴聲。不一會,這片流星墜地爆炸了,發出了巨大的火光,日軍被火光罩在裏麵的人有的飛起來了,有的四分五裂了,一團團火光發出巨大的聲響。日軍集合地頓時變成了人間地獄,這種火炮看不見射擊陣地,隻看見炮彈飛來,頓時一陣地動天搖,不管什麼東西,都會被炸得四分五裂。日軍三萬人被炸得七零八落,當沒有炮彈落下時,已經沒有人站立在原地了,沒被炸的也被震的暈過去了,這種大麵積炮擊日軍還沒有經曆過,以前都是山炮,那也要一發發打吧,這種撲天蓋地,地動山搖炮轟,還是第一次經曆。

沒錯,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這也是在這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當前蘇聯還沒有研究出來,趙雲這個家夥已經提前抄襲出來了。它的正式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火箭炮,共有8條導軌,一次可發射16枚132毫米的火箭炮彈,最大射程8.5公裏,即可單發射擊,也可多發連射,也可一次齊射。裝添一次需5到10分鍾,一次射完七到十秒,運輸車時速90公裏。此種火炮射擊火力凶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麵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製敵人火力和摧毀敵人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第十師團遭到了整整三十輛喀秋莎的打擊,所有車輛都發射了三輪,把所帶的火箭彈全打光了,然後迅速的跑路了。就是他們不跑,日軍也被打傻了,不會來追擊他們,這種武器聞所未聞,火力強大,日軍已經有了恐懼感了。他們不知道的是趙雲隻有這麼多火箭彈,打完都沒存貨了,畢竟科技含量有些高,還沒有完全大規模生產。這也就是美國的設計師和工人,要是中國人,就是有圖紙,也不能完全生產出來,工藝達不到要求。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