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觀念,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和認同。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和李林一樣,生長於一個信息爆炸且又毫無信仰的時代。
所以,李林能把各種觀念糅合在一起,而其他人卻難以接受。
向往和平的人要靠戰爭賺錢,而且戰亂越多,他們的好處就越大,兩種相反思想的衝突,讓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
李林適時的化作明燈,為眾人點燃前行的道路——
“首先,我們不會去挑起戰爭。其次,戰爭不會受我們的意誌而決定,即便沒有我們,戰爭還是會發生。在這兩個條件下,我們依靠戰爭賺錢並無不可!“
李林完全沒有受到眾人情緒的影響,沉聲道:“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之間,必有戰爭。古往今來,誰又知道這天下發生過多少戰爭,死過多少人?”
“古往今來“,這四個字就是一部戰爭史,以前是這樣,以後也會是這樣!”
李林掃了眾人一眼,肅聲道:“這一點,誰也沒辦法改變!“
沒有人說話,因為的確沒人知道從古至今發生了多少戰爭,也沒人知道死了多少人,更沒人知道怎樣去反駁李林的觀點。
而李林那句“誰也沒有辦法改變”,更是重如千鈞,結結實實的壓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戰爭代表著毀滅,代表著破壞,代表著死亡,代表著絕望。
這是負麵情緒的綜合體現。
李林扒開了戰爭的本質,把血淋淋的內力呈現在眾人眼前。
細想之下,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整個天下都是被戰爭的陰霾所籠罩,毫無生氣,毫無希望,隻有血流漂杵,屍骨成山。
即便議事大廳裏的這些人都是心誌堅定之輩,但是大廳中的氣氛卻也明顯的有些凝重起來。
李林見狀,也知道差不多了,輕咳一聲,道:“其實,戰爭不可避免,但是卻可以控製,因為發動戰爭的決定權,往往是掌握在天下最有權勢的那幾個人手中!”
李林的話雲山霧罩,讓眾人麵麵相覷,有些難以理解。
但是隱隱的,眾人又似乎抓住了什麼玄機,隻是一時間,卻是沒有任何頭緒。
李林掃了一眼眾人,話鋒一轉,道:“不說太遠,且說金國未崛起之時,宋國、遼國、西夏、大理四國並立,這天下如何?”
“平心而論,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之間百年無戰事,雙邊貿易發達,邊界無戰亂!“
在場諸人,隻有白思源的年紀最大,也隻有他最有發言權。而白思源也沒讓人請,便帶著回憶之色說道:“至於大宋、西夏之間,雖時有摩擦,卻也沒有發生大的戰亂,那時天下升平,國坤充盈,天下百姓是安居樂業,一片繁榮,卻是難得的太平盛世!”
李林點了點頭,道:“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當初大宋沒有和金國結盟滅遼,那大宋如今的亡國辱君之禍還會不會發生呢?”
“宋遼之間早已和平百年,而金國強勢崛起,覬覦天下,假如是宋遼結盟,共同鉗製金國,如今天下形勢又將如何呢?”
李林兩個“假如”問的所有人都是一愣,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此時,被李林問及,深思之後,所有人都覺得,假如真像李林說的那樣,事情可能真的不會像現在這麼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