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讀懂孩子的心並不難(1 / 2)

“父母隻要留心觀察,孩子全身都是信號。他每一個麵部表情、每一個身體動作,都代表著他不同的心語。”

這句話是我的心理學老師董雲說的,他從事兒童心理學研究很多年,在這方麵頗有造詣。

“讀懂孩子的心並不難,但父母必須具備一雙瞬間識透孩子心語的慧眼。”他又說。

我對董老師這話深信不疑,因為我的母親,就有一雙洞察孩子內心的慧眼。

中考時,我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市重點高中。那年暑假,母親帶我去村長家辦事。

村長的兒子大鉛,比我年長一歲,和我同級,成績極差。仗著個頭高,他經常在學校欺負我們這些個子矮的同學,並以此為傲。

當著母親和大鉛的麵,村長不停地誇我貶他,甚至提出,讓我假期幫大鉛補習功課。

我們沒在村長家停留多久,母親便跟村長告別,帶著我離開了他家。

在路上,我問母親:“媽,咱們怎麼這麼快就走啊?”

母親回答:“要是再不走,大鉛就和你打起來了。”

我心裏一沉,問道:“您是怎麼看出來的?”

母親說:“大鉛昂首挺胸,身體微微前傾,用拇指緊扣住腰部的皮帶,他一臉嚴肅的表情和緊閉的雙唇,把他內心對你的不服和反感全部展露出來了。”

大鉛在我們麵前一直以“老大”自居,他爸在他麵前誇我時,他自然會把憤怒撒到我身上,所以才擺出這種姿勢來“威脅”我。

“但我並不怕他。”想起大鉛充滿挑釁的眼神時,我氣憤地說道。

“你當時身體後仰,雙手叉腰站在大鉛麵前,雖然盡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這也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站姿。”母親說。

我心裏暗暗佩服母親,想不到她連這些都能看出來。

“就你倆一觸即發的打架陣勢,我看再多待一分鍾,你們就得抱頭打起來。”母親又說,“這就是我要提前走的原因。”

孩子的身體動作是語言的一麵鏡子,會無意中把內心的所知所想所感所思,準確無誤地反映出來。父母要想洞察孩子內心的秘密,就得學會解讀他的肢體語言。

孩子的生活習慣和他的肢體語言一樣,也帶著大量的心理信息。

朋友林浩上中學時,有一次過生日,有幾位要好的同學到他家裏做客。飯後,林浩的父親和他們聊天時,把大家逗得非常開心。

林浩的同學吳爭,脾氣有點倔,凡事愛挑剔、抱怨,別人說話時,從來不認真聽。但他在聽林浩的父親講話時,頻頻點頭,嘴裏說道:“叔叔,您講出了我的心裏話。”

事後,很少在背後說人好話的吳爭,對林浩感慨地說:“你爸真是我的偶像。他比我爸媽還了解我。你真幸運,有這麼一位體諒人的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