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揀最重要的話說——從孩子說話的語速破解他的心靈密碼(2 / 2)

男孩仍然不說話,但已經不堅持要走了。女士笑笑,把一袋話梅遞給他,說道:“你不光勇敢,我覺得你還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我手勁太小,你能幫我撕開嗎?”

男孩痛快地接過來,說道:“好的,阿姨。”

他動作麻利地撕開後遞給那位女士。女士連聲道謝後說道:“作為獎勵,我想請你坐下,和我一起吃話梅,好嗎?”男孩高興地答應了。

說話時不斷提高聲調的孩子,自信心強,比較固執,我行我素,光喜歡聽好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父母平時要多關注他的感受,說服他時既要有耐心,也要講方法和技巧。

朋友黃良是一家外貿公司的副總,說話比較慢,但性格樂觀、積極,再困難的事情,他也會微笑麵對,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為此,同事們還給他取了“無敵經理”的外號。

有一次,我和黃良在聊到教育這個話題時,他說道:“說一件事,你可能不相信,上中學以前,我性格懦弱,思想消極,後來是在父母的引導下,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不會吧,我在一本書裏看到一個名家的教育觀點,說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要徹底改變是很難的,父母要做的就是給予正確的引導。”我說道。

“根據我的經曆,我發現,孩子小的時候,性格具有兩麵性,一好一壞。要想讓孩子有個好性格,需要父母有意識地來塑造。”黃良說道,並講起自己小時候的事情來。

上小學以前,黃良跟著奶奶生活,上小學後回到父母身邊。這時的黃良,性格內向、軟弱,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被欺負慣了,黃良開始厭學,總是想辦法逃學。

父母找黃良談話時,他要麼不說話,要麼講得很慢。急性子的父母開始一聽到他慢吞吞的聲音,氣就不打一處來,但他們最終忍住了。

父母從不在他犯錯誤時以教訓的口吻和他說話,而總是用商量的語調對他說:“哦,你可以幫我做這件事嗎?”或者“我覺得這件事隻有你能做好。”

等黃良做完了事情,無論多麼糟糕,父母總是先給予肯定,接著再用委婉的語氣問他:“你覺得這件事,哪裏做得欠妥?”

這時黃良就會邊認真分析,邊把沒有做好的地方慢慢地講出來。這時父母再和他一起尋找更好的做法。

黃良說:“那時,我如果做好一件事,即使不是最好的,父母也會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我,然後用讚揚的口氣誇獎我,讓我的信心大增。”

在父母的賞識、鼓勵、支持下,黃良開始改變,不管做什麼事情,無論有多大的難度,都會一改昔日的消極,懷著積極、樂觀的情緒來做事情。

說話語速慢的孩子,比較老實、軟弱,有時比較消極。父母要為他提供一個引導他自信、勇敢的教養環境:寬容他的缺點、不足,支持他大膽做事,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意見。

孩子說話的語速,是內心對眼前事物的認識、看法、意見的及時反饋,再通過語言來傳達。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習慣性的語速。然而,這種不為人注意的語速,卻最能突顯他的性格。

父母通過孩子說話的語速來知其性格,在平時和他溝通時,能從他的每句話中迅速了解到他內心的真實需求。這樣你說的話他才愛聽,同時保證親子之間和諧、融洽的交流。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說話速度過快的孩子,性格外向,有青春活力,有激情,但有時會有點焦躁、粗魯。

2.任何時候說話速度都很慢的孩子,性格懦弱,缺乏自信。

3.說話語速拿捏得很好的孩子,自信心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