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交易(1 / 3)

這是她脫下的第二件外披。

南國月間乍暖還寒,最易使人染病。瑉熙帝為著太後的身子骨著想,銀碳,暖玉等都優先往太後宮裏送,使得萬壽宮內暖如陽春三月,絲毫不受外邊變幻無常的影響。

師墨如人小性寒,偏逢細雨綿綿,冷風乍起,水寒入體。她在盈歡閣將自己裹了裏三層外三層才敢出來的,如今等待太後接見這會子功夫,萬壽宮的暖氣倒是要把她逼出汗來。

瑉熙帝將六宮上下最大的一塊天然暖玉放在了萬壽宮,如今這一人高的玉石正在師墨如麵前幾步之遙,當真能感覺到鋪麵而來的暖流。師墨如正要將自己肩上的坎肩給拿下來時,就有嬤嬤出來迎著她說太後已準備好了。

當今太後閨姓單字雙,雖年逾五十,然麵相卻仍是三十有餘。歲月似乎磨狠了刀刃也隻能勉強地在她的眼角處刻上兩條幾不可見的魚尾紋,隻消塗上傅粉抹上胭脂,太後的風華絕代還是六宮之中獨樹一幟。

雖然太後見她十分歡喜,又是抱在懷裏又是親自喂果品,但師墨如天生的直覺便覺得自己不討太後的歡心,老人家有話跟她寒暄兩句不是不可,隻是從未到心底與她閑話家常。

太後許是上了年紀,許是深藏不露,她仍一手抱著師墨如仍是軟軟的小身子,一手端著一盞放盛好的蘋果糖水喂給師墨如,口中語氣與麵上笑容慈祥得讓藏山寒雪都要融化:「這麽個下雨天過來,也不注意自己的身子,要再病倒了皇祖母可是要責罰咯!」

太後總是備著蘋果糖水在宮裏,總是溫度剛剛好,令人回味無窮,齒頰留香。師墨如平日來萬壽宮的次數算不上少但也算不上多,這糖水總是備著給她一人,從來不分予其他孫子孫女。似乎是一個普通人家的祖母盡全力給自己的孫女一個獨一無二的溫暖,不舍得讓別人給分了去。

小時候,師墨風淘氣在她的糖水裏加了白醋,嗆得她臉都綠了,太後因此大發雷霆,親自賞了師墨風三下手板子。連一直伺候在太後身側的趙娘都說太後向來溫敦和氣,便是當年寧妃目中無人多次與太後無禮也未曾見過太後如此動氣,更謬論見太後動手罰人。

師墨如還記得那時師墨風被打了手心後很沒出息地哇哇大哭,斷斷續續哭了大約有半個時辰,她在旁端著一盤桃花糕一邊吃一邊哄著,最後還是耐性被磨光,一塊嫩白的桃花糕塞進師墨風的嘴裏,止是止住了綿長的哭泣,但是差點就噎死了師墨風。至此很長一段時間師墨風對著桃花糕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連見都不能見。

太後也目睹了這場景,也曾說自己隻有兩個孫子,師墨風雖是長子,卻斷斷沒有繼承大統的風範。

南國一向不奉「多子多福」之說,子嗣不算多的師氏一代在瑉熙帝這一代更是少的可憐,六宮上下隻有兩位皇女兩位皇子,若是算上敬妃肚子裏那位,滿打滿算也就隻有五位皇嗣,實在為子嗣凋零。想想已經接旨為後的德妃,眼下瑉熙帝僅有的兩位皇子皆是出於她的肚皮。他日為後,雖然太後斷言師墨風沒有帝皇風範,但德妃的兒子難保會是儲君──不是師墨風便是師墨華。

她師墨如一介女流,便是說一句大膽的──便是日後鴻福齊天,被冠上鎮國一號,終究還是一人之下,若是日後瑉熙帝駕崩,太後仙去,新任皇帝不喜她,她又該如何自處呢?太後要她與兩位弟弟出宮去,有要她多親近手足之意,也想著保她餘生。

太後疼愛詠屏,明眼人也是看得出來的。隻是師墨如不知怎的總要留一份心眼在,太後愈是疼愛她,她愈是謹慎,隻能說皇家子女活得不舒坦了。在師墨如吞下了四塊水晶桂花糕、兩塊山藥糕、五顆四色酥糖後,太後終於停下了對孫女的勸食,細細問過了孫女最近的衣食住行後,又將私藏的一匹紅鯉戲水的花軟緞賞給了她後才依依不舍地讓她離去,末了還喃喃自語道:

「當時還是個弱不經風的早產兒,沒想到如今倒是出落得楚楚動人,可真是越看越有阿顏當年的冰清玉潔。」

趙娘看著太後一副舍不得的神情,不由得隨著太後的心思說道:「看著詠屏帝姬愈大愈水靈,再過兩年可就能指婚了。到時呀,太後您可就有得煩惱了!」

「是啊......」太後端起一杯龍井,悠悠吹涼,目光飄向雨簾的遠方,不知所思。

出宮的日子選了下來,說是民間最盛大的燈會:歡言會初初開場的日子。伶嬤嬤特地推薦了這個日子和這個歡言會,說是有大便宜能撈著。

師墨華並不多在意日子,師墨風更是笑嘻嘻地有得玩耍就好了的人。師墨如既然發話了去歡言會,他們也很快就點頭接受。師墨華頂多就多嘴問一句:「為什麽皇祖母一定要皇姐帶我們出宮去呢?」

師墨如抿唇一笑,「因為啊,不喜愛江湖的皇嗣成不了大事。」雖然我真的很不想出宮去。

出宮的前一日師墨如在廣文院的軒子裏問著師墨風的腿傷,師墨風倒大方地舒展開跪坐疊起的雙腿,一手微微撩開袍裾褲腿,足以讓師墨如看清他仍包著紗布的腳踝。他大大咧咧地笑著說:「皇姐莫要憂心啦!皇弟好了許多了,近日都可以下床了。」

師墨如看了一眼,親自幫師墨風將褲腿拉好,責怪道:「好了也別當沒回事,還要聽禦醫的話,好好養著。」

師墨風還嚷嚷了出來,說男子漢大丈夫豈可瑟縮在床榻。說著還想撒開腳丫子跑兩圈給師墨如看,他隨侍的兩名內侍在師墨如的默許下餓虎撲羊一般一個扯袖子一個抱大腿才製止了師墨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