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哥薩克騎兵中,哥薩克是生活在俄國境內的突厥遊牧民族的統稱,他們曆史上曾經受到過俄國的迫害,後來俄國人發現哥薩克能打,於是通過收買哥薩克貴族控製哥薩克,利用哥薩克東征西討。俄國人利用哥薩克征服了哈薩克汗國的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其後進攻中國,但在東部雅克薩被中國軍民擊敗。一百年後,俄國人決定入侵新疆,遭到左宗棠反擊,被迫撤退。
可以說,哥薩克騎兵就是沙俄帝國手中的刀。
沙俄帝國鞭長莫及,但這兩千哥薩克騎兵已經兵臨城下,曹躍不得不甚重再甚重。他的軍隊戰士經過連番苦戰需要休息,他的軍隊需要補充,他的軍火需要補充,他的軍械需要修理。
曹躍不想再連番作戰並且對對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打這一仗,可是現實卻不容許他休息。
兩天之後,羌兵探子報告,俄國人正在撤退。
曹躍皺起了眉頭,俄國人居然撤退了,他們為什麼撤退?他需要更多的情報,因此他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繼續派遣更多的探子。
一天後,聶嘉率領一千五百士兵押送著俘虜從烏金灘來到玉門關,兵合一處之後,曹躍血軍抓捕的俘虜已經達到三千六百多人。這些人的夥食也是個問題,黃然跑過來數次說糧草不足。摩恪達甚至問詢,自己能否把這些俘虜都給屠殺了,免得將來這些俘虜被釋放後報複。
曹躍當然不會這麼浪費,他下令由戰俘組成三千安西死士營,加入安西死士營的戰俘活下來,不加入的單獨拉到其他戰俘營中,安西死士營由孫祿堂擔任統領。因為曹躍的軍隊有殺俘的劣跡,很多人決定投降做曹躍的手下,當誰的手下不是當,給誰賣命不是賣。但是還有五百多人決定不做曹躍的手下,他們相信戰爭一結束,他們就會被釋放。但很可惜,曹躍不這麼看,他將那五百多不願意投降做他手下士兵的戰俘交給了摩恪達。
曹躍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隻是輕描淡寫地對摩恪達說:“這些人,既然不願意臣服於我,就不需要活著了。”摩恪達自然明白曹躍的意思,於是摩恪達的羌兵做了劊子手,將這五百人全部割首,玉門關五天內再有五百人死去,天空之中飛來大群禿鷲啃食屍體,嚇得玉門關的百姓不敢外出。
又三天之後,幕僚長王宇和輜重營營長高文龍從嘉峪關帶著兩千士兵押送著一批糧草彈藥補給來了。此時的曹躍血軍由十支部隊組成,隨後他重新整理了一下部隊。
第一支部隊是勇營一團,人數為一千五百人,由郝豹子擔任統領。
第二支部隊是勇營二團,人數為兩千三百人,由保連齊擔任統領。
第三支部隊是寧夏營騎兵左翼,一千五百人,由馬福壽擔任統帥。
第四支部隊是寧夏營騎兵右翼,人數為一千五百人,由陳剛擔任統領(接替王三寶)。
第五支部隊是羌族騎兵營,人數為五百,由摩恪達擔任統帥。
第六支部隊是寧夏營步兵營,人數為兩千人,由戴建龍擔任統帥。
第七支部隊是輜重營,人數兩千,由高文龍擔任統帥。
第八支部隊是安西死士營,人數三千人,由孫祿堂擔任統帥。
第九支部隊是親兵營,人數勉強擴充到一百人,由康成擔任把總。
第十支部隊是由受傷的各部士兵與投降的戰俘以及在本地招募的人組成的保安營,主要責任是站崗放哨看房庫房等責任,由聶嘉擔任統帥,總人數僅有一千人。
經過補充和招募,曹躍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一萬五千五百人,如果計算留在玉門關的蘇雨生的一千士兵,他的軍隊反倒是越打越多,當然,糧草消耗也越來越多。
這十支部隊之中,勇營一團、寧夏營騎兵左翼、寧夏營騎兵右翼、羌族騎兵營、親兵營全部配馬,這些戰馬有的是自帶,有的是從寧夏帶來,有的是安西騎兵的戰馬、有的是羌族人自己帶來,湊齊了將近五千五七百匹戰馬。除去配備以上五支部隊的五千一百匹外,剩餘劣等馬全被送到輜重營去做了駑馬拉運糧草。
整編完部隊,羌族的探子回報,由俄國騎兵和部分安西叛軍組成的敵軍確實是撤出了安西府,並且向新疆哈密撤去,他們打算暫時離開中國。曹躍判定敵軍應該是意識到安西叛軍覆滅,俄國人得不到什麼好處,於是暫且退去等待時機。
“中國不是你想來,想來就能來,也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的。”曹躍冷笑道,隨後曹躍點將,親兵營、勇營一團、勇營二團、寧夏營騎兵左翼,寧夏營騎兵右翼、羌族騎兵營、安西死士營、輜重營隨軍出擊,勒令寧夏營步兵營與保安營留守玉門關,勒令由戴建龍負責剿滅玉門關附近逃走的安西騎兵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