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後黨而言,珍妃的計策顯然是損人不利己,一來會直接影響後黨的權力分配,二來也會給光緒皇帝招恨。雖然恭王奕?最近幾年病體纏身不理政務,但是奕?在朝野之中的影響力非常大。如果讓奕?得了曹躍做女婿,這相當於給奕?平添了一大西北軍閥助力。如此便破壞了後黨的結構和諧,因為慈禧最忌諱的人不是光緒這個小屁孩,而是病入膏肓的鬼子六恭王奕?。
而此舉更是會激化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讓慈禧對光緒忍無可忍。
但珍妃這一招也不是她能夠想得出,看得見長遠的,而是她的老師文廷式暗中的指點。
文廷式的辦法就是,我們帝黨始終被後黨壓製無法翻身,既然我們不能打敗他們,就要讓他們自己內部亂起來。不得不說,文廷式這一招的確是非常狠,也非常陰險。
珍妃說給光緒之後,光緒考慮一二,俄而大笑道:“當真是個好辦法,王公公,你速去見一見那曹躍。”
貼身太監王建齋立即回了一聲喳,而光緒興奮地來回走動,最後說:“不行,我要去恭王府,和六叔說一說。”奕?按照年紀能做光緒的爺爺了,不過按照輩分來說是他的叔叔,光緒拜訪六叔倒是貴族內部之間的拜訪,並不像是召見康有為一樣屬於國事,還得需要軍機處的討論。
而此時的曹躍率領大軍風餐露宿,終於抵達了京師,進入朝廷在京師西南角建立的軍營西大營。可是曹躍也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兒,有人要接收八百俘虜,而要強行接收八百俄國俘虜的,不是別人,正是慈禧寵愛的銳敏郡王府貝勒爺載漪。
載漪和光緒比起來,才能勇氣智力皆不如,但惟獨比光緒好的一點是人家嘴甜,拍慈禧的馬屁拍得舒服。都是慈禧婆家(愛新覺羅家)的侄子,一個每天和自己作對,一個天天拍自己馬屁,沒事兒還給自己獻點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慈禧當然更加寵愛載漪了。而載漪還有一個嘴更甜的兒子溥儁呢,慈禧都有心思要立溥儁為皇太子了,能不偏愛載漪嘛。
如今載漪除了身兼八旗貴族鑲白旗統製身份外,還擔任禦前大臣一職。
什麼是禦前大臣呢?
在康熙做皇帝前,禦前大臣相當於宰相了,鼇拜就是禦前大臣,把持朝政做了清朝的董卓。但是康熙剪滅了鼇拜之後,禦前大臣的權利被削減了,隻相當於上書房行走。再後來葛爾丹叛亂,康熙皇帝為了對西北用兵建立軍機處,其後軍機處便成為清朝的內閣並取代了先前禦前大臣的地位。
而如今的禦前大臣主要是統轄內廷事務,乾清門侍衛統領,常伴皇帝(或慈禧太後)左右。按照對等身份看來,相當於曹躍身邊的馬弁何順的身份。載漪一直在慈禧的左右,知道慈禧希望得到什麼。大清國被外國人壓製得非常厲害,慈禧老佛爺也倍感委屈,若是把八百俄國戰俘往慈禧老佛爺跟前這麼一亮,嘿,老佛爺一高興指不定自己會有什麼好處呢。
再者說,載漪也能跑去和俄國吹噓吹噓兩句,你丫別牛逼,再牛逼也是要討好我,從我手裏要回去戰俘。
基於各種目的,載漪帶著一大幫子八旗貴族子弟跑過來了,揚言奉旨接收俘虜,因為他的歲數最大,所以以他為尊。當然,載漪倒也不是假傳聖旨,他事先曾經來到慈禧跟前說自己去接待曹躍一行人。慈禧以為的接待是招待,沒想到載漪是來搶功來了。
曹躍當然不會把俘虜交給他們,交給他們自己不是白忙活了嗎?不過一群八旗貴族擋在路上不讓曹躍大軍進城,倒是讓曹躍又生氣又無奈,幸虧這時候載漪沒說什麼難聽的話,否則曹躍真想抽出刀來宰了他。
雙方正在對峙著,光緒皇帝的貼身太監王靜齋王公公來了,宣旨曹躍入宮覲見皇上以謝隆恩。
曹躍是奉旨入京,自然要覲見皇帝,倒是沒有人能阻礙,隻不過載漪依舊堅持說道:“這俄國強盜的事兒,還是交給我們吧,太後他老人家都說了,你們是想抗旨不從?”
曹躍看了看王公公王建齋,王建齋也很驚訝地問:“太後說把洋人交給你們?”
“對啊。”載漪道。
“可有懿旨?”王建齋問。
“口諭!”載漪傲然道。
王建齋也無奈了,這載漪是禦前大臣,他要說口諭,那是有八九是真的了,再說就算是假的,誰也不會找慈禧去核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