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補鍋匠李鴻章(1 / 2)

次日一早,曹躍來到總理衙門報道,總理衙門大臣榮祿和直隸總督李鴻章在此等著曹躍呢,曹躍是第二次見榮祿了,趕緊打了一個遷說了一嘴好話,當抬起頭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消瘦單薄的身影,略微有些激動,因為那個人正是鼎鼎大名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李中堂。

後世關於李鴻章有很多種觀點,有人說他是忠臣,有人說他的愚人,有人說他是賣國賊,有人說他的漢奸,有人說他是千古英雄。李鴻章是晚清國之重臣,為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添磚加瓦,支撐著大清帝國不至於倒塌。可惜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敗了,朝廷的新軍也敗了,大清國輸了兩萬萬三千萬兩銀子,同治中興的底子全給打沒了。

但甲午戰爭全都是因為李鴻章才戰敗的嗎?

當然不是,陸軍方麵沒有一個總指揮,各路大軍各自管著自己的人,軍機大臣世鐸一通瞎指揮,導致大清丟了遼東。海軍又因為慈禧太後挪用了海軍經費,十年沒有增添一艘軍艦,甚至連海軍的炮彈,還是李鴻章依靠著海軍走私賺來的錢買的,所以戰敗也在所難免。當然,李鴻章也不是沒有責任,可是如今似乎甲午戰敗的責任全都推卸在李鴻章身上,仿佛李鴻章買了國一樣。

李鴻章身負罵名,卻不得不小心從事,依舊為朝廷出工出力,這次和俄國人的談判又一次出來了,可是身子骨卻每況愈下。臉上曾經中過日本人一槍的舊傷也時不時地隱隱作痛折磨這這位老人。說起這槍傷,乃是李鴻章代表大清國前往馬關和日本人談判《馬關條約》賠償金額,可是清國的電報被日本破譯了,知道清政府代表團的底線被人家摸得一清二楚,日本人提出的條件極其苛刻。就在清日談判最困難的時候,一個日本浪人居然愚蠢地要用刺殺李鴻章的方式來威脅大清國談判團。結果那一槍擊中了李鴻章的麵部,導致李鴻章陷入昏迷三天,談判被迫陷入停滯。而英法俄三國見狀立即向日本政府施壓,連談判代表都敢刺殺的國家,怎麼能配得上文明二字。

日本無奈隻好將賠償金額從三億兩降到了兩億兩,後來三國幹涉還遼又賠了日本人三千萬兩。李鴻章這張臉為大清省下了一億兩銀子,著實是中華民族的功臣了。可是就因為他簽署了《馬關條約》,以至於李鴻章又被俘了賣國賊的罵名一生,一直到共和國才有曆史學者為其翻案。

李鴻章並不是總理衙門的人,他如今掛著直隸總督的身份,主要就是負責和俄國人談《旅大租借條約》,順道也負責與俄國人談戰俘的事兒。而總理衙門大臣榮祿隻是參與,並不負責,畢竟李鴻章雖然身負罵名,可在朝廷之中仍舊是中流砥柱,而且在外國人的眼中,隻知道李鴻章,哪裏知道榮祿。當然榮祿身兼許多事情,如今他還負責籌練武衛軍一事,據說這次和俄國人談判之後,又要接了李鴻章的直隸總督的位置,任務更重了。

榮祿單獨將曹躍叫到一邊,對曹躍救了自己的兒子一事表示感謝,曹躍連說不必不必,榮祿唉聲歎氣說自己的兒子不爭氣,險些壞了國家大事,並表示將來有機會一定會還上這個人情的。榮祿對曹躍交代一番之後,便帶著人離開了總理衙門。

曹躍陪著李鴻章說起來如何與俄國大使談判,曹躍對李鴻章表示出極其的尊重,每言必稱李鴻章為中堂。李鴻章因為曾經受過傷,話倒是不多,說話的是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和老下屬周馥,周馥一直輔佐李鴻章,堪稱李鴻章幕僚之中的元老,後因甲午戰敗被朝廷牽連,且李鴻章將北洋剩餘的陸軍交給袁世凱指揮,導致周馥心灰意冷辭去一切職務回家頤養天年。不過去年年中的時候,朝廷重新啟用李鴻章,而李鴻章想到了老下屬周馥,於是向慈禧推薦周馥擔任黃河河道總督。周馥新來,又接了對俄談判的任務。

其實這個對俄談判是好事兒,畢竟咱們是答應了,人家俄國人又是威脅又是哀求的,大清朝麵子上也好一些。

隻不過談判的人不對,李鴻章因甲午戰敗,深恨日本,因此在他心中一直想著聯俄滅日,對俄國人未免讓步很多。本來洋人們插手變法就讓慈禧大為惱火,李鴻章又對俄國人不斷讓步,所以慈禧也對李鴻章表達了一絲絲不滿。

曹躍就此加入了對俄談判的隊伍之中,可是加入隊伍之中後,曹躍感覺到了一絲絲失望,對李鴻章的失望。李鴻章是一個性格非常強硬的人,隻要他認定的事兒,別人是不可能輕易更改的。李鴻章的聯合逐日主張,讓曹躍非常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