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浙財團(1 / 2)

當下西北安撫使司來了一群重要的客人,虞洽卿與一群上海江蘇浙江的財神們終於姍姍而來,這群大財主們是一路走一路遊山玩水好不快活。曹躍現在正需要錢呢,財神們來了自然要好好接待,要是他們能夠投資自然是最好了。曹躍可是知道,******之所以能夠一統中國的最大原因,就是獲得了江浙財團的支持,所以他必須要好好招待,務必讓他們能夠把小錢錢投資在自己身上。

曹躍誠摯地邀請這些財神們投資西北重武器集團名下的各個子公司,兵工廠、鋼鐵廠、煤礦廠、輪船公司、安保公司、保險公司、發電廠、水廠等,用曹躍的話來說,將來的寧夏要成為中國重工業核心地區,由寧夏到蘭州再經過河西走廊,要建立西北經濟帶。

但虞洽卿等財閥們卻沒有那麼盲目,義善源票號經理丁維幡直接問道:“曹將軍,您憑什麼認為,西北這種人煙荒蕪之地能夠吸引我們?給我們一個理由,讓我們在此投資入夥,否則您即便將未來說得天花亂墜,我們也不相信在這裏能夠發財。”義善源最大的股東是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楚,所以他有膽量有有勇氣也有資格直接質問曹躍。

源豐潤票號經理張之善在一旁補充道:“據我所知,西北三省人口不過千萬,這麼少的人口如何發展?”

清末西北人口稀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太平天國時期發生在西北的民族仇殺,將原本從清初開始就沒有發生大規模戰亂的西北,總人口由兩千六百萬人銳減到一千萬人,總計一千五百萬人在西北仇殺之中被殺死,一百多萬人逃走。從1869年動亂結束到現在,西北人口尚未恢複到道光年間的一半,由此可見民族仇殺帶來的危害遠遠大於外敵入侵。

如今的西北陝西、甘肅和青海三省人口總數為一千三百萬人,這還是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人口漸漸恢複的數據,所以在詹天佑建議修建從西安到潼關的鐵路延長到河南之後,曹躍立即想到了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河南人口通過鐵路源源不斷地移民到陝西。曆史上河南就是陝西向移民的主力,很多陝西人的祖上就是走西口的河南人。

曹躍尷尬一笑道:“諸位,我們首先要修一條鐵路,從西安到河南鄭縣的鐵路,將盧漢鐵路和西北連接上。”

張之善道:“那麼談起來西北重武器集團恐怕為時尚早吧?”

曹躍道:“諸位,要是現成的好處是有,可是利潤低啊,難道諸位做生意的不想著利潤高的買賣嗎?這種買賣是有,可是諸位從上海來到西北就是為了賺這一點小錢的嗎?恐怕不是吧?”

虞洽卿笑道:“曹大帥請勿生氣,我們就事論事。”

“我倒是沒有生氣。”曹躍道,“我也是在就事論事,你們想一想,有沒有什麼買賣是百分之百無風險高利潤?就算是科舉考試,也是有風險的。虞先生,你覺得呢?”

虞洽卿道:“曹大帥,西北重武器集團下屬這麼多公司,我們並不是對所有公司都感興趣,但我們對煤礦很感興趣,每天從長江上遊運到上海的煤就有數千噸。”

張之善道:“我反倒對鐵路感興趣,不知曹大帥是否允許我們入股鐵路公司?”

丁維幡道:“曹大帥,我也對鐵路更加感興趣。”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說起來自己感興趣的方麵,曹躍一邊聽著一邊笑著最後說道:“都可以入股,在西北,我們講究的是促進民間資本發展,扶持民族企業壯大。有一句話叫做活水才能活魚,隻有你們手中的錢生錢,西北才能發展,而西北發展,你們的錢才能更多。”

丁維幡忽然問道:“可是曹大帥你還沒有回答我那個問題,在西北比在其他地方優勢在哪?”

曹躍立即說道:“穩定。”

“穩定?”眾人麵麵相覷,這算是什麼回答?

曹躍笑著問:“你們做生意最怕的是什麼?”

“貪官汙吏。”丁維幡直言不諱。

“算一個。”

“橫征暴斂。”張之善說。

曹躍笑道:“橫征暴斂和貪官汙吏算是一個原因吧?”

眾人一笑,張之善不好意思地說:“算是一個原因。”

虞洽卿道:“戰亂。”

對啊,戰亂,一旦戰亂起來,什麼買賣都賠錢,兵過如匪啊。眾人又想到曹躍所說的“穩定”來,他們當然希望一切穩定,如果不穩定,誰會做生意?還不如做一個小地主安安分分生活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