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一)(1 / 2)

1900年8月7日,當曹躍率領血軍中路軍武力進入北京城發動兵變,血軍右路軍統領聶嘉接到軍令,率領血軍右路軍向南前往霸州自尋良機作戰。

負責傳令的是新加入曹躍身邊的聶士成親戚薑至正,自聶士成死後,武衛前軍被血軍吞並,成為血軍的新編步兵第19旅,薑至正也正式效力於曹躍麾下。同時薑至正還承擔著一個任務,就是幫助聶嘉沿途收攏散落的武衛前軍,並勸他們加入血軍。

聶嘉毫不考慮便接了曹躍的任務,他當然也沒什麼考慮的,跟著曹躍幹,吃著曹躍給的飯,曹躍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即可。

薑至正說:“總督大人的意思是右路軍負責攔截聯軍的後勤和偷襲天津,並沿途收編義和團、清兵、武衛前軍、武衛後軍、武衛中軍、武衛左軍士兵,而且總督大人允許統領大人整編最多十個步兵旅。分別是步兵第20到29旅。”

聶嘉搖頭道:“沒有補給,沒有軍械,沒有軍裝,咱們右路軍要以戰養戰了。”諸將無奈苦笑起來,以戰養戰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難得太多了。

薑至正一言不發,聶嘉問:“總督大人還有何吩咐?”

薑至正道:“總督大人沒什麼吩咐了,不過鴻鸞先生倒是有一句話。”

聶嘉點點頭問:“鴻鸞先生說什麼?”

“他說,以後我們要改口主公了。”

聶嘉看看眾人,眾人略微驚訝,所謂改口主公就是有意走向稱王的行列,可是曹躍不是剛剛拒絕西北王的稱號嗎?難道……聶嘉擺擺手道:“諸位,如果保衛北京戰事一旦打起,我們右路軍將麵臨著自籌補給的難題。為主公辦事,吃主公的飯,再難也要辦到。咱們西北兵啥時候怕過困難,再大的困難有追進沙漠全殲俄國騎兵困難嗎?”

眾將一陣大笑。

當日,血軍右路軍向霸州挺進,並迅速占領了霸州糧倉。

清政府在霸州設立了一處糧倉用於戰略儲備和賑濟災民,但聶嘉一來霸州糧倉就變成了血軍右路軍的財產了。

霸州知州揚言告到朝廷,但在張牙舞爪地嚇唬了一番之後,還是老老實實地在自己的州府衙門裏不敢作為。

而聶嘉發現這霸州糧倉居然隻有一半糧食,另一半糧食不用問也知道,是被知州和其他的官員貪墨了。難怪他們抗議了一番便不去朝廷告狀,因為將來他們便有借口掩蓋貪墨糧食——全部推卸給血軍不久得了嗎?我們看得好好的一粒糧食都沒動,都被血軍拿走了!

天下糧倉,國之重器,竟然有如此貪官汙吏,如果不是戰爭期間,聶嘉恨不得殺了霸州這些貪汙犯。

湊巧的是,在霸州還有一夥兒人也在猶豫不決,正是武衛前軍中營的王懷慶統領所部。

當日王懷慶護著聶士成的屍首一路南下,沿途與武衛前軍馬隊兵合一處,並陸續收攏了一些零散的武衛前軍士兵和其他清軍士兵,總計不到兩千人。到了霸州之後,聽聞武衛前軍大部分都投靠了曹躍,馬隊統領邢長春也打算帶兵過去,但王懷慶卻不同意,他認為應該投靠袁世凱。

這王懷慶和袁世凱手下第一謀士徐世昌是兒女親家,聶士成死了,他自然要投靠袁世凱手下。而邢長春則不然,邢長春是河南豫西陝縣人,距離曹躍的老家陝西潼關不過百來裏地,算起來比距離西安還要近一半的路程,陝縣和潼關人說話都是一個口音,說起來也算是曹躍的半個老鄉,邢長春自然願意投靠半個老鄉的曹躍手下。再者說,曹躍如今是直隸總督,那是天下第一督,隻要八國聯軍之戰打完,自己必定水漲船高,因此邢長春鼓動馬隊隨他前往順義投靠曹躍。(此時他並不知道曹躍在北京發動兵變)

兩人為此發生了爭執,王懷慶帶著聶士成的棺木,他代表著大義,而邢長春的馬隊有一千四百多人,部曲多為他的心腹,代表著實力,雙方盡管爭執起來,卻也不敢揮刀子動手。

但就此分開卻也有所猶豫,畢竟誰都覺得自己占著理,而且如果帶著兩千多人和聶士成的屍體投靠任何一方勢力都是大功一件。他們這一猶豫,聶嘉率領的三萬六千多大軍抵達了霸州並堂而皇之地占領了霸州,隨後薑至正毛遂自薦前往說服王懷慶的兩千人馬。

王懷慶當然不願意投靠曹躍,要是想投靠他早就投靠了,暗中對邢長春說不如我們早走,再說我們就算投靠也是投靠曹躍,這聶嘉不過是曹躍手下一位將軍,何必投靠與他?

邢長春原本還想著投靠曹躍,但聶嘉大軍軍械的匱乏讓邢長春變了主意,再經過王懷慶的這一勸,便決定晚上率軍向南進入山東投靠袁世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