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1 / 2)

聽聞一萬多血軍從西北趕來,北京城的百姓們本著有熱鬧不看吃虧的原則跑到街上前去圍觀,隻見這些士兵雖然身材不高,但一個個昂著頭精神抖擻,他們身上裝備精良彈藥充足,行軍之間一股殺氣迎麵撲來,很是讓京師的百姓震驚不已。

血軍果然是血軍,就是不一般啊!

老百姓不知道的是,這一萬多血軍就在三裏河住了半個晚上,夜裏他們就出城了。次日一早,另一夥兒血軍則踏著整齊的腳步聲繼續從建國門走進來。如此反反複複十天,京師百姓計算了一下,信以為曹躍從西北調來了二十萬大局,遂即紛紛感慨曹躍氣勢磅礴,對朝廷更加有信心了。

這次調動軍隊不但鎮住了北京百姓,也嚇住了各國大使們,他們紛紛向各自國家彙報情況,希望各國政府能夠予以重視。我們來中國是來取得利益的,而不是和他們死戰到底的,他們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我們即便用10:1的比例來換取戰鬥,也會讓任何國家心力交瘁。

血軍左路軍進城的同時,血軍步兵第2旅也奉命進入東交民巷平息內亂,在各國大使的配合之下,很快東交民巷內的內鬥就結束了。英國人既然“已經背叛”了大家,大家當然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吧。

8月21日,各國大使的書信傳到了長辛店的日軍和通州的八國聯軍第二集團軍手中,各位司令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能夠得到糧食,藥品,幹淨的水等。

各國大使連忙前來尋找李鴻章,但是李鴻章身體不好,正在治病,於是各國大使找到曹躍,請求血軍向八國聯軍提供糧食醫藥等援助的要求,曹躍斷然決絕了,他對各國大使警告道:“中國人不是傻子,你們一麵與我們談判,一麵調兵遣將繼續侵入中國,這種陰謀計量才中華七千年曆史上多了去了,不差你們這一回。”各國大使連忙表示自己國家並沒有這種打算,甚至法國大使畢盛拿出法國總統的電報,證實法國總統希望能夠同和平的方式來進行談判,並解決這次衝突問題,嚴懲引起衝突的義和團以及清政府中的部分官員。

曹躍冷笑道:“一萬名俄國遠征軍正在趕往天津,兩萬名德國陸軍從德國趕來遠征中國,一萬名澳大利亞士兵代表英國正趕往中國,我希望這幾個消息是假的。”

眾大使麵紅耳赤,其實他們心中無非就是想拖延時間,等待後麵的變化。也許將來會對各國有利,也許未來發展對各國不利,但最起碼不會比現在壞。這就像是房地產商捂盤惜售,坐等房價上漲一樣。

當然,曹躍也有殺手鐧,他立即說道:“我希望盡快簽署停戰協議署,這對你們和我們幾個國家都有好處,畢竟沒有人希望看到通州城內的四千名士兵餓死。”

用士兵來威脅各國大使,說起來也算是下三濫的招數,但是現在的中國隻能算是土地龐大的國家,在國際上屬於“小國”,尤其是在歐洲人的眼中,估計和埃塞俄比亞差不多,用這種招數也是為了自保。

盡管各國大使對曹躍的無賴很是無語,但還是表示希望中國清政府能夠提供食物,曹躍冷笑著反問:“我們現在依舊是戰爭狀態,不是嗎?而且他們不是我們的俘虜。但是我們可以賣給他們一些食物,隻是價格有一些高。”他倒是采用摩恪達手下軍官提出的辦法,敲詐起了洋人。

很快,協議達成,洋人可以用超出平時二十倍的價格從被圍困的清軍手中購買食物,但最值錢的還是洋人手裏的武器彈藥炮彈等。盡管阿列克謝耶夫與其他軍官一起下令嚴禁士兵私下交換,可是軍官又不饑餓,士兵饑餓隻能自己解決。

一部分洋人尤其是主動表示和平談判的洋人利用手中的武器彈藥與對麵的清軍士兵換取糧食以及其他物品,再用手中的物資與那些頑固國家的士兵交換,最終使得通州的四千多七國聯軍守軍居然子彈炮彈全都換了東西,成了空架子。

曹躍隨後提出來,要求將叛徒陳震宇等人交出,阿列克謝耶夫毫不猶豫地出賣了陳震天,用他們一百多人換了十天的糧食。曹躍隨後將這些人交給了剛剛從張家口趕回來的新編步兵第32旅和城新編步兵第19旅這兩支由武衛後軍和武衛前軍整編的軍隊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