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戰勝對手,成為曹躍心中最大的難題。
曹躍相信對付戰壕站的最好方式就是坦克突擊,突破一點之後插入敵後,從內部擊破敵人的烏龜殼。但是這時代沒有坦克,甚至汽車還隻是歐美少數富翁和高官的奢侈品,就更不要說坦克了。當然,曹躍可以憑借自己對未來的預判先發明出坦克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當下還需要更多的設計戰勝眼前之敵,才有未來的展望。
曹躍忽然想到,沒有坦克能不能自己製造一輛類似於坦克的裝甲車呢,想來想去覺得恐怕也不行,坦克除了堅硬的裝甲還要有一定速度優勢,避免被敵人的火炮擊中,自己製造的裝甲車用什麼驅動?人力?畜力?恐怕笨重的人造裝甲車還沒有使用就要先輩射擊精準的德國炮兵擊中。
“給我想辦法,想!怎麼破解德國人的戰壕加機關炮(馬克沁重機槍)!就算是腦子燒了也給我想!******,活人不能讓尿憋死!”曹躍在參謀部裏下達了要求。
21日當天夜裏,曹躍正在臨時指揮部籌劃攻城,何順急匆匆地拿著一張電報單跨步走到曹躍跟前,說:“報告,海軍急電。”
曹躍接過急電,一目十行看完內容後內心狂喜,海軍開始行動了!
此次偷襲也是由北洋水師統領葉祖珪與劉冠雄一起策劃,並由葉祖珪這個曆史上比較有名的“膽小將軍”親自掛帥,他們在上海的時候以出海訓練為名,避開了各國的監視衝入大海,然後一路向北偷偷地抵達了威海軍港。
經過與巨風海浪以及浮冰等惡劣天氣的殊死搏鬥,北洋水師就在剛剛抵達了威海港海軍碼頭,這是一個暫時完全屬於大清的海軍碼頭。因為冬季到來的原因,停泊在威海港的海軍艦船全部去南方避冬,所以一度被所有人忘記,甚至八國聯軍都沒有占領。
威海總兵鄧從功是北洋名將鄧世昌的本家族侄,兩個月前接到葉祖珪的密電之後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
從21日晚上6點鍾到22日淩晨6點鍾,威海港一刻不停地在為北洋水師十七艘艘艦船補給煤炭和彈藥。當鄧從功得知北洋水師要重振雄風之後,為了防止消息走漏,他讓親兵將方圓百裏全都監視起來,又準備好了一切,甚至為了艦隊靠近港口,他在結冰的海麵上放置了許多炸藥。
22日,經過了十二個小時的補給和保養,北洋水師十七艘軍艦全部準備完畢,但是鄧從功卻意外落水,雖然很快被人救了上來,但受了涼得了肺炎,在兩年之後的舊病複發暴斃於崗位上。
劉冠雄建議不如我們撤掉了大清龍旗,換上了鐵血大旗,以表明北洋水師的決死態度,葉祖珪考慮到北洋水師的龍旗受甲午戰敗的影響,的確不吉利,於是同意了全體更換血軍的龍旗這一決定。當然,葉祖珪還是存有一點小私心的,那就是換上鐵血旗,拍曹躍曹中堂萬的馬屁。
北洋水師軍官們對大清朝的忠誠遠低於陸軍,而海軍之所以不忠誠,也是有許多原因的。
首先海軍將領都是高學曆軍官,全部接受過西方的教育,麵對清王朝的腐敗深惡痛絕;其次海軍大多數都是南方福建廣東浙江籍將領,南方各省從清王朝建立開始就和大清國並不同心,期間南方各省發生過多次叛亂,因此清王朝對南方人一直心懷戒備;第三個原因就是滿漢之爭了,當然海軍軍官們心知卻不表達出來;第四個原因則是清政府指揮不利,尤其是在甲午海戰的時候又讓北洋水師背了黑鍋,海軍將士們心中記仇的很。
而葉祖珪拍曹躍馬屁,將大清龍旗換成鐵血大旗,未必沒有希望曹躍能夠推翻大清取而代之的想法。
先前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們希望用小船帶著魚雷選擇自殺性,後來因為及時製止這些學生們才沒有出海。一共二十七個學生,這次非要乘船一同參加,葉祖珪珍惜這些孩子們的生命,他先前是不知道還有一個自殺式計劃的,否則他早就氣炸了,就算是他性子比較軟弱,也不能忍受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學生們去做同歸於盡式的“英雄”吧。
也幸虧提前製止了。
葉祖珪考慮之後,同意讓這二十七個學生分別在各艘軍艦中學學習,各軍艦管帶們對這些熱血衝動的未來海軍軍官們也抱著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有的不希望他們去冒險,有的希望帶他們長長見識,但既然葉祖珪同意了,大家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葉祖珪率領北洋水師十七艘軍艦,朝著渤海灣內打撈重炮的德國遠征軍艦隊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