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滿尚書恭壽終於告老還鄉了,他是鑲黃旗皇族,關外有自己家的萬畝良田,如今正是立夏,雖然南方關外都已經稻苗初長了,但東北大地才插上秧。恭壽此次回到沈陽老家,不再出來了,而曹躍對他也是不錯,沒有追究他的曾經貪汙多少錢,反倒在他告老還鄉之後給了他十萬兩養廉奉銀。養廉奉銀是每一位朝廷官員告老還鄉,朝廷賞賜的銀子,分為皇帝賜予和朝廷獎勵,朝廷的獎勵最多不超過一千兩銀子,皇帝的賞賜就不一定了,但大體價格從幾百兩到幾萬兩。
曹躍雖然不是皇帝,但勝似皇帝,他直接勒令內務府拿錢補足了十萬兩銀子給恭壽。恭壽雖然不缺這十萬兩銀子,但是養廉奉銀的多少代表著朝廷對他重視的輕重,曹躍給了他這麼多銀子,說明曹躍是非常重視他的——或者說他身後的皇族勢力,從另一方麵來說,也是一種安撫。
剛柔並濟,方能執掌乾坤,秦隨強於天下,然王國不過十幾年,曹躍開始學習動用更多的政治手段來管理朝堂。
而他之所以賞賜皇族,跟接下來的行動有直接關係,他隨後委任了金篤男為刑部滿尚書,又與張之洞李鴻章等人商議,以張百熙作為刑部漢尚書。兩位尚書各有職責,張百熙負責研究西方刑法,改進大清律法,金篤男負責承辦庚子禍首,履行各國友好諒解備忘錄之中關於懲戒義和團與禍首的條款。
金篤男和別人不一樣,他不怕得罪人,他本來就是包衣奴才出身,是靠著曹躍才混到今天的位置,兩年時間從內務府總管家的幫辦做到了刑部滿尚書職務,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金篤男算是徹底綁在了曹躍這條船上了,曹躍這艘船沉了,他肯定第一個被人抓住殺死,曹躍沒事的話,他就順風順雨。
而張百熙的任務雖然沒有金篤男重要,卻利在千秋,大清律法又稱為《大清律例》,以《大明律例》為基礎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修訂編著,最後在乾隆年間終於,由乾隆皇帝親自檢查校對之後,決定以《大清律例》為大清朝的憲法,下旨“刊布中外,永遠遵行”,從在《大清律例》之後,中國才算是有了一部最完整的憲法。這個憲法一直使用到了1999年,自澳門歸回之後,才正式終結。
《大清律例》影響了許多亞洲國家,朝鮮,日本,寮國(泰國)等國家都以《大清律例》作為憲法藍本進行參考,修訂自己的憲法。當然,共和國憲法多少也采用了其中一些基本道德綱領。
《大清律例》確保了中國刑法與政治體製,並從明朝一係傳承,所以近代曆史學家一直以來都將明清作為一段曆史時期來看待,因為這兩個朝代除了服飾和發型不同,其餘生活習慣語言習慣甚至科舉致仕內容一模一樣,清朝除了沒有四處監控臣子的錦衣衛和東廠,多了整日無所事事鬥雞遛狗的八旗子弟外,並沒有和明朝有不同之處,一樣的禁海文字獄,一樣的貪官若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