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庚子禍首大審判(四)(1 / 2)

下一個被審判的是禮部尚書啟秀,關於啟秀就很好審判了,啟秀一直以來就是堅定的後黨,主張懲戒西方的大臣之一,且他的罪責還有支持慈禧廢除光緒皇帝立大阿哥溥儁為新皇帝,因此啟秀必死無疑。盡管啟秀也作了申訴,但他的申訴基本上沒什麼用,給他打官司的訴師倒是賺了不少銀子,啟秀還是被判了一個絞刑,家人九族一百一十二人被發配新疆戍邊。

啟秀死後受審的大臣則是兵部尚書剛毅,這廝是一個非常排斥漢民的滿洲大臣,庚子五大臣也是受他的攻擊被殺,尤其是兵部漢尚書徐用儀,一直以來與兵部滿尚書剛毅不對付,兩人水火不容,因此剛毅也趁機害死了徐用儀。剛毅最終也判了絞刑賜死,這位引發了庚子禍亂的魁首之一,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家人九族一百四十三人被發配新疆戍邊。

接下來審判的是大學士崇琦,崇琦是滿清皇朝260年間唯一一位滿人狀元,當年他考中狀元的時候,名動天下,因為滿人做官容易,很少有人認真苦讀,更別說和一群江南才子們競爭考中狀元了。而崇琦作為滿人的驕傲,此後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內閣大學士,與大學士徐桐一並成為大阿哥溥儁的師傅,教導溥儁學習帝王之學。

不過這位帝師人品可不咋地,當年他的女兒因端莊賢惠相貌可人被選為皇後,但同治生性風流,又因慈禧不準同治處理朝政,所以同治無事可做便出宮風流,最終染病而死。至於死因,清史之中記載為天花,民間傳聞太醫院消息同治死於梅毒。不管同治如何死法,崇琦之女才十七歲便成為了皇太後。而正牌皇太後慈禧成了太皇太後,便不能再垂簾聽政了。慈禧於是在同治皇帝同輩之中選了一個年齡最小的堂弟載湉為帝,即光緒皇帝,而此時的重崇琦之女就有一些礙眼了。為了能繼續垂簾聽政,慈禧暗示崇琦,其女不可活。崇琦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拍慈禧馬屁,找到女兒勸他為同治殉節。女兒知道父親的心思,再加上與他恩愛的同治皇帝已死,悲慟之下絕世而死。

這種逼死親生閨女的舉動雖然給崇琦這位260年唯一一位滿人狀元帶來了政治上的榮耀,被慈禧賜官賜爵,但是卻遭到了滿朝滿漢官員的排斥,而崇琦自己大概也知道自己名聲不好,想要繼續做官就隻能緊抱著慈禧大腿,從此之後成為後黨最堅定的支持者。

不過就這次庚子禍亂而言,崇琦並不是罪魁禍首,他之所以也要被賜死的原因在於他是強烈主張大阿哥溥儁為帝取代光緒的幕後推手之一,妄圖謀朝篡位的罪名足以讓他誅滅九族了。最終唐致堯判處崇琦絞刑,沒收全部財產,家人九族一共五百三十九人全部發配寧新疆戍邊。

輔國公載濂,被判處絞刑,家人奴才一共一百七十七人被發配新疆戍邊。

直隸總督裕祿,被判處絞刑,家人九族三百七十四人被發配黑龍江戍邊。

而最後這兩位就是瑞敏郡王載漪和他的兒子大阿哥溥儁了,關於他們的判罰,才是最引人注目的,畢竟一個可能做皇帝,一個可能做太上皇,且載漪才是引起庚子禍亂的最大魁首之一,對他的判罰如果太輕的話,不但洋人不滿,百姓不滿,連皇上也會不滿。光緒能夠赦免慈禧的死罪,卻無法赦免他們父子二人的死罪,這二人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