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這一天,雜學********又刊登在報紙上,又記性好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育考試成績和雜學考試成績提前算出來自己的分數,兩科考試成績是150分,但是能夠得150分的人沒有,即便考上140分的也幾乎沒有。
不過虞立民卻很是興奮,他計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數,如果沒錯的話,他的分數應該是134分。他的體育成績是46分,雜學成績是88分,遠遠超過大家的平均分。而王宇就稍微慘一些,王宇的體育成績隻有42分,雜學成績是90分,總分是132分,比虞立民少了2分。曹躍為了安慰他,特地舉辦酒宴慶祝他們考試完畢,席間龍大家也來了,為大家獻唱一首貴妃醉酒。但很明顯龍大家是真的醉了,曹躍為了王宇的顏麵,讓趙雅將龍大家送了回去,王宇也著急了,不等眾人離開,先行離開,看看龍大家到底如何。
但是王宇卻一夜未歸,眾人擔心不已,早上曹躍派何順去查看,何順回報說:“鴻鸞先生昨天晚上睡在龍大家的閨房之內。”
曹躍頓時瞪大眼睛,道:“趁人醉酒,發生關係,此乃強奸也。鴻鸞啊鴻鸞,怎麼如此迫不及待,這麼早露出色狼本色呢?”陶悅陶怡等人不禁莞爾一笑。
翰林院在緊張地批改著八股文,他們要在十五天內批改7500份試卷,且要評出分數,其中試帖詩30分,八股文120分。考官閱讀之後批出自己認為的分數,三個考官的分數相加的平均值為考生最後的分數,如果考官給出的分數相差太多,則由主考官判定最終分數,不取平均值。
張之洞又忙得腳打後腦勺了,甚至連許應騤和王文韶也臨時被調派過去批閱考卷,乃至於曹躍又不得不承擔起軍機處的重任,恢複了早上睜眼去軍機處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累得就睡覺的單調生活。
不過今天的奏折之中有一處建議讓曹躍眼前一亮,有人建議禦史台應更多代表民意,如今很多禦史全都是朝廷委任的官員,他們做學問能力超過做官能力,很多禦史為了一己之私彈劾其他官員,禦史台的作用全無,甚至他們為了標榜自己的清流故意反對改革。
曹躍立即召見了這位寫奏折的禦史,此人叫做海吉,廣東瓊山人,據說祖上是海瑞,一直以來在禦史台默默無聞,此人性子也的確耿直,不受同僚待見。而且海吉的官話說的不好,在京城這麼多年了,隻能聽得懂卻不能說官話,一口瓊山口音官話,聽得曹躍別扭至極。還得曹躍身邊的廣東籍官員幫著翻譯,才聽得懂他說什麼。大概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以來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吧,你都沒有辦法和別人交流,自然別人也不會待見你了。
曹躍對海吉的建議很感興趣,讓他用白話文再寫一篇禦史台改革的計劃書,海吉非常興奮,回家之後閉門不出,三天內寫成了禦史台的改革方案來。
海吉的改革方案是給禦史台的禦史們更多的權利,讓他們去各地巡視,與如今的朝廷指派巡視和地方禦史的監督不同,禦史台的禦史更像是手持尚方寶劍的中央巡查組成員。不過曹躍最終還是否決了禦史台的這項改革,他要求禦史台的禦史們要充分體會民間疾苦,百姓們需要什麼,既然禦史們是為了百姓說話的,就要深入百姓之中。他要求禦史們先要去各地生活,了解各地情況,所有禦史先當一名百姓做起。所謂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那是書生們自己誇自己,實在是當不得真。
海吉的建議讓其他禦史們大罵不已,要不是你咱們還在京師老老實實地待著呢,你倒好,出什麼幺蛾子,弄得很多禦史不得不放棄綾羅綢緞,穿起了百姓衣裳,前往全國各地體會民間疾苦,真正了解百姓想要什麼,了解各地發生什麼,一年之後再回來——讀書人卻去做販夫走卒,當真是有辱斯文。
可是你不聽吧,那好,朝廷真好沒有借口把那些光吃飯不幹活的官員拿下去,誰要是不聽命令依舊以清流自居標榜自己,便回家去吧。連老百姓的苦都吃不了,你還做什麼禦史,你還怎麼提老百姓說話。
有一部分禦史立即彈劾曹躍專權雲雲,沒等他們的奏折遞到光緒勉強,這些人已經在報紙上被人批得體無完膚。曹躍想要整人,不需要自己動手,楊度掌控著禮部的國宣司,負責對外宣處工作,隻要在輿論媒體上壓倒一切,誰反對曹躍,就是和輿論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