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兵部改革(1 / 2)

此時的英國非常尷尬,本來想要把東亞的水給攪渾,卻忽然發現自己裏外不是人,和日本結盟之後,俄國人非常生氣,中國也非常不滿,逼迫中國與德國人重新走到一起。與中國的合作,也讓日本表示極大的不滿。

英國首相貝爾福也因為在東亞混亂的外交而遭到上議院的彈劾,幸虧保守黨勢力巨大,才壓下來,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卻對貝爾福更加不滿了。貝爾福也發現自己政策上的重大失誤,作為新任首相,哲學家出身的貝爾福深受****論的影響,自然而然地從內心抵製中國和中國人,所以在製定計劃的時候,想到的是以中國為潛在敵人。

英國佬先將中國人視作敵人,也難怪引起了中國的反擊,逼迫中德重新走到了一起。

1902年3月份,中德達成了軍事合作合同,放開了德國在中國建設工廠的條件,同時對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采購。除了武器外,中國政府還購買了大量的兵工廠生產設備以及鋼鐵鍋爐煉鐵設備等一係列機器。最讓德國人想不到的是,中國希望購買德國的潛艇和觀察氣球,以建設中國海軍與陸軍。

4月份,呂海寰代表中國政府與德國政府簽訂《中德合作條約》,該條約分十條,分別簽署了從工業到農業再到軍工業和船舶製造業等一係列的合作條例,揭開了中德關係史上的新篇章。這份條約比起中德之戰後雙方簽訂的諒解備忘錄更加具有合作誠意,雙方隻差一紙盟約表明同盟的關係了。

英國人迅速找到曹躍,強烈地表示,中國不能與德國結盟,否則造成的影響和後果將由中國政府承擔。

曹躍也對英國駐華大使薩道義說:“造成今日之局麵,完全是英國政府不顧中國態度,強行與日本簽訂同盟協議造成,貴國才是應該負此責任的一方。”

薩道義也感覺到理虧,於是向英國政府建議建立中英日三國同盟,以解決中英日三國複雜的外交糾葛。不過在德國的抗議聲中,中英日三國同盟並沒有達成,三國依舊糾結且矛盾地纏在了一起。

曹躍為了更加具體地將帝國軍隊正規化,接下來在他所管轄之下的兵部開始進行了改革,建立兵部四級管理製度。

四級製度其中第一級就是兵部,但實際上兵部隻是朝廷之中的一個符號,兵部具體由二級三級與四級管理部門組成。兵部最高負責人為兵部尚書,雖然朝廷分為滿漢尚書,但在兵部內部僅僅分為正副尚書,曹躍作為兵部漢尚書,實際上是兵部正尚書,成俊這個兵部滿尚書是副尚書。成俊平日沒什麼事兒,也不太參合軍隊的事兒,曹躍為了讓成俊不至於生事,便給他安排管理軍校的活兒。

而在兵部下具體將由陸海軍參謀總部、陸海軍情報安全總部、陸海軍軍法審計總部、陸海軍教育總部、陸海軍傷亡撫恤管理總部五個二級部門組成。

陸海軍參謀總部,負責管理軍隊調動指揮,軍事策劃,戰爭準備,國防預算,全球戰略等。作為二級部門的權利中樞,陸海軍參謀總部負責人為參謀總長兼兵部左侍郎,這個位置曹躍下令由冉東擔任。

陸海軍情報安全總部的作用顯而易見,作為海外情報獲取的部門,同時也肩負著反間的作用和部分糾察的作用,對全軍來說他們即是情報戰線上的救星,又是最不願意看到的一群人。為了能夠獲取海外情報和保護情報人員,情報總部是建立自己的特種部隊的一個直屬於兵部尚書的部門。情報安全工作極其重要,但曹躍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一個逞心如意的負責人,隻好下令由叢晨擔任,同時升叢晨為兵部右侍郎。

而陸海軍軍法審計總部的前身就是血軍軍法處,他才是軍隊士兵們和軍官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部門,他們的唯一作用就是督查軍隊,並且隨時可以對全軍任何部門任何人進行查賬,一番查到違反軍規的行為,立即關於軍事監獄。而在軍法審計總部下轄建立各種執法隊,有負責查經濟的,有負責查案情的,有負責與請保安全總部聯係負責溝通反間的,有戰俘管理處、有軍事監獄。此部門負責人則是原兵部右侍郎吳殿英擔任。

陸海軍教育總部則是負責管理全國軍校以及軍校生的部門,在曹躍的計劃之中,未來中國要建立十所陸軍軍校和五所海軍軍校,而軍校將來也要負責一部分科研能力,與兵工廠建立合作關係。此部門負責人由兵部副尚書成俊負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