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首都,京師無緣無故地封城,不是政變就是戰爭啦。
當然自去年年初中德之戰結束,天下承平,不會有外國人也不會傻乎乎地來攻打中國的,咱們不是有曹中堂在嗎?誰敢來打?曹中堂率領天下最能打的血軍把他們全都趕跑!
可是如果是政變的話,誰最危險?
能夠讓京師封城的的政治事件,不是推翻王朝,就是天下第一權臣曹躍曹中堂出事。
果真八九不離十,曹躍出事了。
京師百姓和地方的百姓比起來,在政治事件上更加敏感。
當天下午,曹躍遇刺昏迷一事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頓時飛入京城每一個百姓人家之中,次日早上,大部分人都得知曹躍遇刺了,而且生死未知。
1903年1月2日,大量禦醫進入曹府,而曹府也被禁軍嚴格保護起來,禁軍三大統領之一韓錚坐鎮兵部,姬凱林坐鎮紫禁城,王彥軍王獨眼坐鎮南苑大營。
京師的形勢愈發嚴峻起來,街麵上不少人心惶惶,甚至有一些人趁機打家劫舍,說財神爺要死了,以後大清國就完蛋了,不如趁此時機多撈點銀子。但是報紙卻沒有任何報道,而且兵部也發出叱令,嚴令任何人傳播流言蜚語造謠生事。
外國公使們也派出了書記官前往軍機處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鴻臚寺並不願意多說,隻是含糊其辭地說曹中堂身體不舒服,需要靜養幾天,待鴻臚寺卿宋育仁從曹府回來之後,說了同樣的話,並且希望各國公使稍安勿躁,幾天之後就會好了。
幾天之後!
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各國公使都是人精,他們從多方麵打聽出來事情的前後,頓時又驚又喜,如果曹躍遇刺被殺,那麼對各國來說再好不過了。曹躍這個橫空出世的東方戰神,讓很多洋人喜歡,但更讓洋人們頭疼。他在中國土生土長,沒有什麼文化,甚至連字都認不全,可是他偏偏能夠將外國關係縷清,尤其是他並不會被洋人的虛張聲勢所嚇倒,甚至連洋人的底線也一清二楚。這種幾千年不見的人才,的確讓所有外國人頭疼的了。
他遇刺了,對大家都好。
有些公使立即向國內發電準備後續動作,有些公使則希望等待一段時間,看一看情況再說,有些公使幸災樂鍋起來,不一而足。
而因為1月2日戒嚴,京師百姓們隻好在家中,不敢外出交流,京師百姓們反倒是沒有議論,大家隻是耐心等待著解禁的那一天。但與此同時,各種猜測也從百姓們的心中湧出,如果真是曹中堂有事,這個國家這個朝廷該怎麼辦。
1月2日中午的時候,貝明德等人在曹府再次等待了半日,被王宇和何順勸了回去。
王宇的意思是諸位返回各自崗位,嚴格要求所有部門必須保持穩定,共同維持京師秩序,保證接下來的行程。李寧不願意走,說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要是二哥出事,自己也不活了,他就在這裏等著。貝明德趕緊拉住了他,說道:“石頭,別這樣,主公會沒事的,京師的治安防禦還要交給你呢,你不能這個時候垮了。”貝明德表麵悲傷,內心狂喜。
李寧這才站起身,一步三回頭地看著曹府,轉身離去了。王宇衝貝明德點了點頭,說:“還是貝將軍老成持重,多謝你了。”
貝明德苦笑道:“唉,我就是比大家年紀大了十幾歲,事情看得多了,鴻鸞先生,你就告訴我,主公能幾天恢複過來?”
王宇道:“這不好說,唉……你懂得。”
貝明德立即說道:“我懂了。”便轉身走了,王宇反倒是忍不住心笑起來,我說“你懂得”的意思是我不好意思再撒謊,你懂什麼啊你,明明就是不懂裝懂麼,難怪這麼多年隻擔任順天府警察總長。
而貝明德心中狂喜,他從王宇的話裏聽出來“意思”了,曹躍或許陷入昏迷,或許永遠醒不過來了,他立即回到家中,將馬鞭交給手下,高興地連喝了三杯茶,夫人忙問:“老爺,何故如此高興?”
貝明德道:“我要發達了,我要發達了!”
夫人奇怪道:“夫君要發財了?”
“不,我要……算了,跟你說不清楚,我去找諸葛先生。”貝明德脫掉棉袍和警服,穿上新衣服,來到後書房找到諸葛智,將自己的猜測和王宇的暗示說給了諸葛智聽,然後問道:“諸葛先生,你覺得鴻鸞先生是什麼意思?”
諸葛先生一拍巴掌,忽然哈哈大笑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主公,您的大事成矣!大事成矣啊!”
貝明德咧著嘴笑道:“難道曹躍真的……不行了?”
諸葛先生滿懷信心壯誌激烈地說道:“主公,依照曹躍的性格,如果沒受傷的話,他會不站出來反駁嗎?”他隨後哈哈大笑道:“曹躍固然莽夫,然而性格剛毅,絕對不會藏頭露尾,所以這次依舊昏迷,絕對是身受重傷。那些江湖殺手幹的不錯,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他們的死就重於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