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時,中國國內也開始漸漸出現了關於日俄雙方大戰的新聞報道,畢竟紙裏包不住火,日俄強盜居然在中國的後花園裏打架,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國人大怒,於是各地禦史紛紛要對幹涉日俄雙方,要求驅逐日俄軍隊。各地書生們也紛紛暴跳如雷,甚至在報紙上要求對日俄宣戰。各地百姓也議論紛紛,尤其是北方百姓,更加對日俄憤怒不已,表示希望朝廷出兵,而南方百姓對朝廷的軟弱和讓步表示極大的憤慨,要求朝廷作出解釋。從南北雙方百姓來看,北方百姓更加願意相信朝廷,而南方百姓更加有獨立思想,也許因為曆朝曆代在北方發生過太多外敵入侵,北方百姓需要與朝廷共禦外敵有關。
雖然報紙逐漸開始報道,但是大清帝國的報業畢竟控製在朝廷手中,除了有一兩篇叫囂戰爭的文章,其餘的文章依舊關於經濟,建設,民生等方麵,仿佛日俄的戰爭與中國無關一樣。反倒是外國人辦的報紙添油加醋亂寫一起,很多報紙流入中國境內。尤其是在租界裏的報紙,更是肆無忌憚,不少人跑到外國租界辦報紙,指責清政府懦弱。
楊度立即向曹躍報告此事,曹躍隨後提出要求,鴻臚寺向個各租界施加壓力,要求取締報紙,鷹揚衛密探進行暗殺,同時兵部的參謀總部也派遣一些參謀寫文章辟謠,並且將日本與俄國的經濟,戰爭,國土,動員能力全方麵的展示給國人。
最後,各地文人開始撰文,將大清國的軍力國力等介紹給國人,讓國人清醒地看到,大清國不參戰,不是不想參戰,而是不能參戰,以大清國的家底子,這一戰就可能亡國啊。
這邊報紙上的事情壓製住了,那邊東北總督張蔭恒派人前來京師報告,關於日俄戰爭打響之後,東北百姓安置情況。
在戰爭之前,清政府就呼籲百姓從遼東撤入遼西,但是撤走的絕大多數都是有錢人和商人,大部分普通農民百姓拒絕從遼東撤走。
自古以來,中國百姓最重視的就是土地,讓得到土地的遼東百姓放棄肥沃的遼東土地,來到土地資源貧瘠的遼西,許多百姓自然會拒絕。尤其是很多遼東百姓都是這些年闖關東從關裏來的窮苦人家,來到東北之後,經過數年或者數十年的奮鬥,終於成為一個個富農,哪裏肯輕易丟掉自己的土地,於是一個個不顧官府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留在遼東。
所以在戰爭發生之後,這些百姓們隨即遭了秧。
其中因為日本部隊是登陸作戰,所有後勤補給全都依靠著海運運輸,在前期沒有打下大連港的時候,日本士兵經常餓肚子作戰。所以日本人縱兵搶掠屠殺中國百姓的事屢見不鮮,而在遼東的中國百姓始終認為戰爭隻是軍人之間的戰爭,而且還是兩夥兒外國軍隊,根本就對日俄雙方沒有防備。更多的百姓暗地裏還支持日本,在他們開來,小鼻子日本人和俄國人相比,更加好一些。
對俄國人而言,由於日本人經常偽裝成中國百姓竊取情報,所以俄國人對中國人更加殘忍,但凡有所懷疑,直接格殺勿論。再加上戰爭開始之後,俄軍也損失慘重,看到黃種人的中國人,心裏的氣不打一處來,於是屠殺中國百姓的情況更加嚴重。日本人隻是搶掠,但俄國人是在屠殺,相比之下,遼東百姓轉而支持日本人。
可對日俄雙方種種暴行,東北總督張蔭桓也感覺到很無奈,提前一年要求百姓撤出遼東,並給他們提供土地與工作,百姓們寧可承受荼毒也不願意離開。
承受,默默承受,中國百姓的千年以來的習慣。
張蔭恒報告說,根據一向粗略統計,日俄戰爭打響之後的這一個月內,遼東百姓死傷達到三萬餘人,尤其是旅順、金州、大連的百姓,更是傷亡慘重,許多傷痛情況無法統計出來,當然,日俄戰爭中暫時還沒有出現屠殺中國百姓的情況,這三萬傷亡百姓大多數發生在日俄征集糧草搶奪百姓錢財食物的時候。
盡管張蔭恒一再要求日俄雙方不得傷害百姓,遼東各地衙門全力救助百姓,但是在交戰區,這種呼聲都被忽略不計了。
曹躍並沒有責怪張蔭恒,要怪也隻能怪此時的中國國力衰弱,成為板上的魚肉吧。而對於遼東百姓寧願承受屠殺和迫害也不願意離開交戰區,曹躍仿佛想到了非常類似的98年印尼那次屠殺來。
當年中國政府屢次警告華僑趕緊離開,可是人家印尼華僑反而對好心的中國政府破口大罵,什麼毒菜什麼包奘禍心,自己舍不得自己在印尼的財產反而說中國政府是在忽悠他們,再加上台灣島上的那群炮黨人宣稱有美利堅,印尼絕不敢犯下******罪,你們放心好了,其結果最終造成了那一場慘絕人寰的98印尼華人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