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戰鬥在哈爾濱(三)(1 / 2)

這條逃生密道大概有兩公裏長,也不知道這個山東老鄉是怎麼挖出來的,這簡直就是一項逆天的工程。參謀長榮安康說,估計這個山東老鄉以前在山東的時候家裏也是大戶人家,受了土匪禍害,給嚇怕了,所以跑到東北發了財之後,第一時間修建了這條讓他能夠逃生的密道。這條密道長兩公裏,寬半米,高一米五,走起來非常累,穿過這條密道需要休息幾次,而且中間沒有通風的地方,為了避免密道內人員窒息,隻好將密道兩頭打開,且每一次隻讓一個排進入。

39軍偵查團是這次任務的執行者,他們用了四個小時,才全團沿著密道進入哈爾濱道外區內的一處地主大院內。

在天亮之前他們隻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大家抓緊時間睡覺休息,山東老鄉會的同鄉們還給戰士們做了熱騰騰的大饅頭和大碗麵條,讓戰士們可勁吃。在休息兩個小時之後,天開始漸漸亮了,偵查團隨即在對俄軍進行內外夾擊。李亮之所以選擇天明之後發起進攻,緣由是唯恐戰鬥之中發生誤傷,畢竟在哈爾濱市俄國人的防禦部隊有近三萬名,而進攻的中國軍隊還不足兩萬人,所以李亮必須確保自己士兵的安全。

隨著19日太陽升起,盤踞在哈爾濱上空的烏雲也漸漸散去了,填色一亮,偵查團2000士兵就從哈爾濱城內跳了出來,對俄軍的外圍陣地發起進攻,與此同時,城外的中國軍隊開始對俄軍發起攻擊,在內外夾擊之下,俄軍外圍陣地立即潰敗了,大量俄軍舉手投降。

19日晚上,393旅從扶餘縣感到了哈爾濱,進攻哈爾濱的中國軍隊達到了兩萬三千人(約1000人已經陣亡),反觀俄國人由於外圍陣地的喪失致使外圍防禦的士兵被前後夾擊,背負人數高達4000餘人,俄軍總人數下降到了一萬九千人。

到了20日淩晨,雙方依舊在哈爾濱市道裏區與道外區激烈戰鬥,39軍從東南西三個方向采取小縱隊切入,三個突擊營齊頭並進,當部隊進攻到哈爾濱火車站的時候,遭到了俄軍的伏擊。俄軍故意放中國軍隊391旅一團一營靠近哈爾濱火車站正南廣場,隨後伏擊部隊從兩旁的建築物站了起來。左右兩挺馬克西姆重機槍將子彈傾灑在一營士兵之中,中國士兵紛紛中彈到底,尋找建築物躲避子彈。這一次伏擊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一營387人,僅有87人撤了出來,包括營長副營長營參謀三個連長兩個軍士長和六個排長。

俄軍在在車站前放了近一萬士兵,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中國軍隊,在進攻哈爾濱的這一夜中陣亡近2000人,但強大的後勤保障讓他們的部隊反倒越打越多,圍城部隊由兩萬兩千人補充到三萬人。

陳開天擔任預備軍司令之後,積極與東三省總督張蔭恒配合,與極大的調動了東北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預備部隊的建設,在他的籌措之下,東北地區有近百萬人接受軍事訓練,預備役部隊擴充到了五十萬人,常規待戰預備部隊達到二十萬人。可以說陳開天將後勤這份工作尤其是軍隊方麵完成得超出所有人預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