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痛擊俄軍使其傷筋動骨的程度和全軍撤退的機會,曹躍著令冉東與陳信自行商討決定,擇機而動。曹躍雖然是軍武出身,但他更加明白戰場機會稍縱即逝,總指揮官隻要戰略上不犯錯誤,就不要幹涉執行將軍們在戰術上的布置。
而曹躍本身就是一個不喜歡被人幹涉領兵作戰的將軍,他知道如果嚴苛死板地執行軍令,帶給大家的並不是勝利,反而可能是慘敗。宋朝軍隊為什麼總是打敗仗,蓋因為宋朝軍隊必須由皇帝指揮作戰,在宋代最繁榮的是會後,也是皇帝指揮幹涉最多的時候,恰恰導致了靖康之恥。
10月22日,中西伯利亞。
俄軍從烏拉爾山緊急調往伊爾庫斯克的一個步兵師在坎斯克遭到第二軍團的伏擊,傷亡慘重,被迫撤回。
同日,東北戰區。
由參謀長陳信親自指揮,35與36集團軍設伏與蘇家屯,並調集全軍炮兵、工兵和部分奇兵,準備對俄軍後撤的東滿集群以及炮火打擊。在陳信的伏擊戰計劃中,中國軍隊並不是要消滅俄軍,而是給與俄軍重創消滅其有生力量,逼迫俄國人接受與中國人的談判,最終使俄軍傷筋動骨後,讓其不能渡過遼河以西。因此陳信要求炮兵們打光最後一發炮彈,步兵打光最後一發子彈,騎兵砍斷馬刀,讓俄軍的血流幹淨傷不能愈合。
而為了避免軍隊在進攻和撤退之中產生混亂,嚴肅軍紀,陳信在當天晚上下令槍斃了142名臨時逃兵,震懾全軍。這142名逃兵之中,有近100人是原綠營和清末新軍改編而來的士兵,恰恰是這些人作戰時候最膽小,平時最囂張,結果還沒和敵人先打,陳信就先殺了一批自己人。兵痞被誅殺殆盡後,35軍與36軍軍心大振,隻等俄軍到來。
10月23日,中國東北,奉天省,蘇家屯,一場大雨不期而至。
在人們認為應該下雪的時候,天降冰雨,使得不管中方還是俄軍方麵都非常艱難,由於鐵路損壞,俄軍不得不進行步行,而中國士兵更悲催,要站在冰冷的戰壕裏伏擊,當身下冰冷的雨水越來越多,士兵們紛紛表示難以忍受。負責此次作戰的陳信也很意外,因為這場冰雨來得太不是時候了,但是天氣往往就是這樣,他不會根據人的需要而改變,而是任性地幹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兒。
俄軍遠東司令庫特帕羅金恐怕是現在世界上最煩惱的人,他現在乘坐在一輛四輪馬車上,以前這種四輪馬車是貴族們歐洲貴族們使用的,現在反倒成為了他的指揮車。
庫特帕羅金一直以為中國人參戰隻是假象,中國人是想通過參戰的方式來換取利益,然而最終讓庫特帕羅金絕望的是,中國人這次真的是不開玩笑。而在庫特帕羅金耽誤的這一個月內,戰況劇變,形勢越來越對俄軍不利了。
庫伊特帕羅金的麵前是一組組情報,什麼日本人又到了哪裏了,什麼中國人又到了哪裏了,最讓他生氣的是中國人的軍隊包圍了奉天城,占領了哈爾濱,現在正在全力攻克長春,哈爾濱、長春、奉天如果全部被攻克,那麼遠東兵團就徹底完蛋了。戰前的一切料想都成了泡沫,被風一吹泡沫破裂了,而最不能被攻克的就是奉天,因為奉天城內儲存著俄軍百分之70的後勤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