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同一天,惱羞成怒的尼古拉二世竟然是從美國人口中得知俄軍奉天會戰失敗的消息,俄軍傷筋動骨,死傷五萬餘人,哈爾濱會戰和長春會展,俄軍分別損失三萬人和一萬五千人,俄國遠東兵團損失慘重,幾近全軍覆滅。而後尼古拉二世又從美國人這裏接到了由利涅維奇帶頭,五十多個軍官集體寫的罷免書,請求罷免無能的庫特帕羅金,避免俄軍再出現傷亡。
日軍即將兵臨城下之際,尼古拉二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罷免決定,委任利涅維奇擔任俄國遠東軍團司令,並晉升其為中將,同時告訴利涅維奇等人,俄國的遠征艦隊太平洋第二艦隊已經經過了新加坡,半個月之後便會抵達,介時一定會消滅日軍的聯合艦隊,並封鎖日軍海上,使得日軍孤立無援。
尼古拉回複這封電報的時候心中是非常忐忑的,他知道如今中日已經聯手,但是中日這個聯手是非常脆弱的,而且他還得知英國國內對英國是否武力介入中日俄三國戰爭表現出了比較狂熱的態度,尤其是俄軍接連戰敗,給了英國人很大的信心。而俄軍的接連戰敗歸咎原因除了俄國內部官僚人浮於事外,還表現在內部矛盾的不斷爆發,尤其是革命黨在四處宣傳反對俄羅斯帝國統治,希望能夠進行選舉,並且更加過分的是,他們居然要求沙皇擔任名譽皇帝,效仿英國施行君主立憲製。
俄國內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爭鬥不休,讓俄國無法百分之百地將所有精力用在東線上,看其強大無比的俄國,內部爭鬥使其不得不捆住了手腳。俄國人的這種內部矛盾在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得以爆發,從而引發了俄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俄國農民革命。在俄軍鎮壓農民革命之後,俄國內部更加動蕩了,革命黨不斷起來鬧事,最終導致了十年之後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國。不過俄國農民革命的失敗讓俄國人誤以為隻有工人才能領導並組織革命,所以當年蘇聯派遣來到中國的專家全部反對中國的“泥腿子革命家”,也導致了紅軍被迫萬裏長征。
不過現在的俄國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國人需要時間調整,尼古拉二世也需要時間調整,他的計劃是明年,也就是1905年全麵反攻。而在此之前他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拉攏西方各國,尤其是英國,讓英國人不會對俄國直接動武。第二件事則是消滅日本聯合艦隊,切斷日本的海上大動脈,讓中日聯盟從此中斷。第三件事則是將中亞和北亞的中國軍隊消滅,尤其是中亞的中國軍隊,居然來到俄國人的眼皮子底下了。
三天之後,尼古拉二世在自己的宮廷內得到了消息,中國軍隊第二軍團從中亞全麵撤軍,不過他們撤軍的時候帶走了能夠帶走的一切,鐵路,工廠,武器彈藥,甚至連俄國人修建房子用的玻璃窗都帶走了——包括窗框。俄國人將中亞洗劫一空之後,安安全全撤退回了新疆,而韃靼斯坦軍團居然毫無反應,他們還以為中國人會留在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