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慶,舉國上下歡聲笑語一片,紛紛慶祝這個絕好的好消息。而實際上,在北京軍機處,政治的天平再一次向俄國人傾斜了,這次中國人選擇了在俄國最困難的時候,向俄國提出條件。
中國與俄國的私下接觸是從一棟京郊的後花園開始的,李經述與米哈洛維奇秘密接觸,並提出希望中俄之間消除誤會,重新談判的消息。
米哈洛維奇盡管不相信,可是他還是抱有希望,他清楚地意識到,盡管中國軍隊軍事力量並不算強大,可是日俄雙方就像是天平兩端托盤裏的砝碼和物體一樣,實力相當對對方無可奈何,而中國軍隊則成為了改變戰局的那一根羽毛,徹底將俄國軍隊壓倒在地。
米哈洛維奇詢問中國人需要什麼條件,李經述說我們的條件就是,廢除1860年以後的所有條約,但是中國承認1860年前簽署的中俄《恰克圖條約》和中俄《尼布楚條約》,廢除《塔城條約》《伊犁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西北邊界勘定條約》《璦琿條約》等多個不平等條約,中俄邊界恢複到1770年康熙時期邊界。
米哈洛維奇當然不能做主,他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拿著電報怒極反笑道:“中國人,實在是太天真了,也太無恥了,他們居然向我們提出條件。”
大臣們不敢說話,附和地指責中國,不過指責歸指責,大家心知肚明,四十六萬遠東俄軍(旅順六萬俄軍)恐怕是要搭在中國滿洲了。俄國盡管有百萬陸軍,可是主力部隊放在歐洲,再加上俄國地域寬廣,需要防禦的地方又太多,尤其是和所有的鄰居都有矛盾發生戰鬥,以至於現在反倒兵力捉襟見肘起來。
大家也知道,隻要俄國挺過現在這麼難的一段時間,將來必定能夠嚴懲中日兩國,可惜時間對俄國人來說也非常重要,中國人和日本人一定會在明年夏天來臨之前殲滅俄國遠東軍隊,從而讓俄國人在遠東毫無力量。
所有的問題都出現在中國身上,但恰恰是中國,讓俄國人狼狽不堪。
俄國的經濟在今年遭受重創,尤其是很多有錢人因為不斷高漲的革命起義和反政府暴亂,唯恐殃及自己,紛紛逃出俄國前往德國居住,德國成了俄國人海外移民最多的國家。而德國人支持俄國移民的目的也別有用心,因為這些俄國人中包括列寧、托洛茨基、加裏寧、馬爾托夫、捷爾任斯基等人,德國人在和俄國人的對抗中,充分利用了俄國國內反對派的力量來瓦解俄國的國力。列寧不斷遙控著俄國的一切,包括遊行抗議,這其中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當初隻帶了衣服逃到德國之後,他的生活來源和活動經費的花銷有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支持。
俄國國內動蕩的局勢讓俄國經濟雪上加霜,尼古拉二世的經濟學家幕僚們也無能為力,甚至有人在懷疑,是有人在故意做空俄國經濟,大量拋售俄國股票,不斷散布著俄國的各種不利消息,同時法國與德國開始追討俄國的外債,這一切的一切讓俄國人內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