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國人還是俄國人,全都低估了旅順俄軍投降引發的地震,美國人最為著急,他們知道俄國必敗無疑了。現在的問題是,絕對不能讓日本人勢大,日本勢力膨脹之後,必然會威脅道美國在太平洋和東南亞的利益,盡管美國人在呂宋統治時間有二十年了,並將其改名為菲律賓,然而在菲律賓的日本人非常多,日本人甚至已經成為了菲律賓人、華人外的第三大移民人口。
另外,作為曾經被美國打開國門的日本,如今和英國人成為盟友,反而拋棄了曾經的老大哥,這讓美國非常不爽。
因此基於種種前後原因,美國國內媒體對日本的威脅大肆宣揚,使得美國民眾積極支持由美國政府插手亞洲,牽製日本,甚至提出對日本施行貿易製裁。
不單單是美國,法國也開始幫助俄國進行救市行為,收購大量俄國股票,避免俄國被戰爭拖垮,最終導致法國單獨承受德國的壓力。當英國進行暗示之後,日本人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打還是不打,都是問題。
在日本國內,軍方高層是主張邊打邊談,至於軍方的激進人士早就在這次戰爭之中陣亡了,以陸軍大臣為首的長州藩認為日本陸軍在戰爭之中取得了足夠的籌碼,而且原本計劃之中奪取南滿利益,從俄國人手中奪取旅順的計劃,已經達成,不需要再做過多的犧牲。但是軍方中薩摩藩海軍派係則認為,現在我們得到的利益遠遠不如付出的多,以現在作為結束,日本付出的代價太過慘重了。
實際上日本人也沒有想到過,戰爭的消耗是如此的巨大,戰前儲存的彈藥基本被打沒了,甚至還要向中國回購武器彈藥。日本人現在的投入已經是甲午戰爭從中國獲得賠償的兩倍,如果僅僅取得南滿的利益,絕對不可能平息國內百姓的怒火。
日本也注意到中國現在開始和俄國人私下接觸,但同樣,日本也與俄國人私下接觸,隻是這種私下接觸並沒有帶來任何進展。日本人提出的索要戰爭賠償這一項,在俄國人麵前就行不通,更讓俄國人直接拒絕的是,日本人妄圖索要海參崴與廟街等外東北烏蘇裏江以東二十萬平方公裏地區。
就這樣,中日俄三方開始僵持起來,而到了十二月末,日本人已經調整好了軍隊,大山岩司令將日本滿洲軍四個軍全部調到了奉天前線,準備對奉天的俄軍發起總攻了。而與曆史上不同的是,俄軍不能後撤到哈爾濱了,現在隻能固守於奉天,如果奉天失守,他們唯一的後路隻有長春。但長春在一個月前就險些被中國軍隊攻克,可以說長春是一座無險可守的城市,甚至不如奉天。
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經過了一個月的休養生息,後勤補給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補充。可是由於彈藥生產速度太慢,尤其是炮彈的生產太慢,因此中國軍隊前方彈藥依舊不足。
第三軍團司令冉東親自來到北京向曹躍彙報,當然還有一些抱怨和牢騷,畢竟現在戰爭進行到此,第三軍團成了配角,冉東和陳信開始的雄心壯誌被聶嘉的更改計劃給弄得成了強製日俄的部隊。第三軍團到底打不打,該怎麼打,冉東和陳信都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