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中華帝國二年(1 / 2)

中華帝國帝國曆第二年年底,即西元1906年12月,中華帝國第一屆科舉考試於南京城舉行。

之所以選在南京城舉行科舉考試,最大的原因就是1906年是一個非常冷的年份,北京的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南京城氣溫也下降到了零下五度左右。但好在南京城還算是不至於把人給凍死,科舉考生們還是能夠忍受住考場的寒冷的。

而中華帝國第一屆科舉考試,就考試的目的來說,已經由原來的官員選拔,變成了公務員選拔,錄取人數和考題範圍也前所未有的增加,甚至於還出現了女科科舉考試。

女科科舉考試目的就是打破傳統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腐朽思想,當然也是為了讓全天下的女人們支持新皇朝,女科考試的女舉人們被錄取之後,一般有四個可去之處,一是進入衛生部擔任女科醫官的管理工作,所謂的衛生部女科即後世的婦科;第二個去處便是去教育部,被分配到各地擔任小學老師以及中學老師,或者是管理工作;第三個去處是去中華帝國法官大學,在法官大學學習兩年律法之後,下放到全國各地法院擔任法官或者其他職務。

女法官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女子掌權便亂國的腐朽思想,同樣也是為了讓中國女子的權利得到保障,曹躍沒有後世偉人那種喊出來“女子能撐半邊天”的魄力,畢竟支持他成為皇帝的就是那些被打倒的腐朽階級,可曹躍也逐漸富裕女子一些前無古人的權力。

當然,最後一項去處便是入宮,不是入宮做妃子,而是入宮擔任女官。

曹躍禁止了增加太監,使得紫禁城敬事房的太監們沒了生活營生,但是紫禁城也不能沒有人幹活啊,於是逐漸代替太監的成為了宮女女工。宮女不再是皇帝的蓄奴,宮女成為了一種職業,一種正規的得到生命和尊嚴保障的職業,曹躍規定後宮妃子們不得歧視、侮辱、毆打、****宮女和太監,而且宮女和太監們的待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使得紫禁城不再那麼沒有人情味。

但是這些龐大的宮女太監們被誰管理成了一個問題,慈禧當政的時候是太監們管理,同時滿清貴族的女子們也入宮擔任女官,曹躍不願意讓自己手下將軍們的妻子入宮擔任女官,所以提出由女舉人自願入宮擔任女官的決定。

中華帝國首屆科舉考試結束,共錄取舉人人數為2000人,其中女舉人100人,所有舉人都要經過兩年的學習,然後派遣到全國各地擔任各個職務。這兩年的學習之中,第一年是理論知識學習,第二年是實踐經驗學習,而自始至終的貫穿於期間的則是對皇帝的忠誠教育。

在中華帝國二年的一年中,帝國四大部門全部取得了重大進步,這其中以行政院的教育部為甚,當然這也和財政投入有關,在教育方麵的投入占了整個帝國二年財政投入的百分之十五,而軍隊方麵的財政投入僅僅占了百分之三十。

在教育方麵,中華帝國建立了小學六年製度、初中三年製度和高中三年製度的基礎教育,並且小學教育普及到了中華帝國每一個鄉鎮,務必做到每一個鄉至少一所中心小學,每一個鎮至少兩所小學,每一個縣至少四所小學的強製性教育模式,並幾乎將大量讀書人聘請到小學擔任教師,普及基礎教育,減少文盲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