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華帝國護僑軍正式返回旅順,難民僑民紛紛走下艦船,山呼萬歲,感恩祖國將他們從墨西哥解救回來。
在整個護僑互動中,中華帝國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工作,他們叮囑了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頂住了美國政府的幹涉,堅定地護僑行動,不但拯救了海外僑胞,還大大地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一次強硬的護僑行動讓海外僑胞的腰杆子挺直了,也讓原本小瞧中國的外國人收斂起了壞心思,尤其是印尼的荷蘭政府,更加不敢動彈了——墨西哥中國城發生的十三萬人大屠殺可不是鬧著玩的。
但是萬事有利有弊,中國城發生的懲罰性屠殺行動,導致了各國對華人的排斥,眾國家紛紛暗地裏加緊了對華人的監視,以及對中華帝國的反對立場。中華帝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從一個龐大而弱小的國家的形象逐漸變成了東方的殘暴巨龍,再加上西方一直以來奉行的反華言論,導致中國在西方世界被嚴重排斥了。
曹躍的智囊及時地將這種情況向曹躍反饋,但對此大家也無能為力,人不可能處處占優,既表現了武力,又讓人說他親近。國家同樣也是如此,中華帝國想要崛起就要用鮮血來換來別人的尊重,而鮮血卻又讓人害怕。後世的共和國之所以崛起,完全是因為用拳頭打出來的,朝鮮戰爭三十萬英靈,鑄就了中國的骨頭,到後來有人反倒對朝鮮戰場說三道四,須知寶劍鋒從磨礪出,世界蛋糕就這麼大,誰會讓你來搶食,不亮劍不動用拳頭,誰會給你讓個椅子坐在餐桌上?
西方對中國進行的貿易限製,使得中國的貿易受到影響,曹躍決定聽從王宇的建議,開始對國內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後世中國領導人都是人精,他們定下來的政策絕對不會錯。
於是曹躍下令,開始對國內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開荒工作,尤其是開發大東北,讓人煙稀少的東北地區成為東北大糧倉。
到了中華帝國七年一月,東北大開發項目正式啟動,曹躍決定每年向東北移民兩百萬人口,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中原華南和西南地區。
中華帝國七年下半年,帝國元老院元老改選工作開始,全國展開競選,但王宇作為代表的元老派係儒黨成功在元老院席位中占據了百分之九十選票,儒黨繼續執政元老院。隨後在年終,儒黨內部競選,王宇成為代表。
中華帝國七年十一月,曹躍批準王宇擔任中華帝國首相,原首相張蔭恒被王宇提名擔任首相府一級幕僚長,成為王宇的智囊。
至此,中華帝國完成了更新換代,正式成為了君主立憲製君權至上的國家。
中華帝國七年十二月,首相王宇向帝國皇帝曹躍彙報今年的國情谘文。
中華帝國七年,中華帝國在經濟發展方麵,國家財政年收入達到了1500億龍幣(約2。14億英鎊),進出口貿易總額為日本的三倍,廣州港,天津港,威海港,旅順港,營口港,泉州港,上海港,基隆港每天停泊大量的客輪和貨輪,使得中華帝國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
在建設方麵,中國東西大鐵路和南北大鐵路建設完畢,全麵通行,使得中國的運輸能力得到極大的加強。此外,盧漢鐵路改進為北康鐵路,將鐵路從武漢延長到了西康省省會康定。另外,中華帝國還在計劃建立八條總長為一萬公裏的鐵路,徹底將中國各省地區用鐵路緊密聯係起來。而在公路建設方麵,中華帝國的公路修建總長度在短短四年之間,竟然達到了十萬公裏,可以說中國人充分揭示了什麼是工蟻民族,在建設方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